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美国 >> 美国签证指南(二级菜单签证指南) >> 留学案例:穆婷为何四次被拒签

留学案例:穆婷为何四次被拒签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3

穆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社科院工作,到美国留学一直是她的心愿。在托福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外语基础不好一直没有报考托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到韩国KDI学校读硕士的奖学金。韩国KDI学校与许多国家的大学有学生互访的交流项目。穆婷在KDI即将毕业的时候,得到了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当访问学者的机会,密歇根州立大学为她提供2.6万美元的奖学金。

韩国公民拿美国签证是不需要到使馆面试的。但当美国驻韩国的签证官看到穆婷的材料时,要求她来面试。面试的时候,签证官犹豫了很长时间,又走到屋里和别人商量了一会儿,之后在她的材料上盖了拒签章。穆婷问为什么,签证官说:“因为材料不全。”

在 KDI拿到美国奖学金的学生几乎从没有被拒签的。KDI也感到很吃惊,于是学校向美国驻韩使馆发了照会,详细介绍了与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交流项目和穆婷的情况。穆婷也做了更充分地准备:包括回国办理了结婚公证书、在国内大学的学位证书公证,以及社科院愿意为她保留工作职位的证明等。这时,美国驻韩使馆也给学校回了信,说欢迎穆婷在准备好材料以后再来签证。

第二次签证时,碰到了另一位签证官,他看了看穆婷的材料就盖上了拒签章。理由是:你是中国人应该回国签证。

穆婷于是又拿着这些材料,回北京签证。一位男签证官接待了她,签证官问:“你回北京期间还到社科院工作吗?”穆婷说:“没有。”结果再次被拒。

穆婷只好回韩国参加完毕业典礼,结束学业后回到北京。

美国的学校答应为穆婷保留一年的机会,于是她准备第四次去签证。

这一次,她遇到了一位黑人女签证官。在使馆外面大家都在传里面有位女黑人“冷面杀手”,从她手下得到签证的几率小之又小。不幸的穆婷就遇见了她。

穆婷说:“一看见她我心里就紧张得要命。她翻看我的材料,当看到我三次被拒的记录时,她的眉毛挑了一下,我就知道完了。”

女签证官几乎没有问穆婷什么问题,就盖上了拒签章。不仅如此,她还在穆婷的护照上注上了“ⅹ5”。穆婷不明就里,连问一问都没敢。后来经过多方咨询,得知“ⅹ5”就是有移民倾向的意思。

案例分析:穆婷是有机会的

穆婷是我的好友,为了她去美国留学的事情,我陪着她咨询过许多专家,甚至还找到了美国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现在我把大家对穆婷被拒的分析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能够拿到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是十分不易的,它为成功得到美国签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穆婷的问题出在:她是在第三国(韩国)得到的奖学金,当她想在第三国拿美国签证时,驻韩国的美国签证官其实并不十分清楚应该如何在韩国评判一个中国公民。但她依然是有机会的:比如在第一次签证时,那个签证官一直在犹豫,其实如果这时穆婷不失时机地向他介绍一下 KDI与美国的合作交流项目,再说说自己到美国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比如回国发展计划什么的),也许就会一次签过。

还有就是穆婷第一次回国签证时,签证官问她是否会回社科院,实际上是在看她是否和自己的工作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以此来考察她会不会在完成学业以后回国。显然,穆婷的回答极其不恰当。

至于,学校给使馆发的照会,使馆的回信完全是礼节性的,并没有起作用。

穆婷到现在还没有死心,她准备第五次去签。一位朋友劝她别去:她的护照上已经被注上了“ⅹ5”,这等于给她的签证判了死刑;还有4次拒签她的是不同的签证官,这本身就说明了,签证官的判断是一致的,没有人为因素。

签证中的人为因素

一个美国驻华使馆的签证官即将上任,朋友问他:“你给什么样的人发签证呀?”签证官笑答:“嗨,如果他是清华北大的,口语又好,就签呗。”

同样是拿到了奖学金,都结了婚,在国内有财产,为什么有人签出去了,有人总是被拒?给不给签证,究竟有没有客观的量化指标?美国使馆的人说:“有。”但是,这个标准好像只在每个签证官的心里,没有对外公布过。

签证官总是假设你资金不足,或有移民倾向,你的任务是通过手中的文件、资料,以及与签证官短暂的接触,来证明你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你的学业,并且一毕业就会马上回国,不会在美国滞留。当然,好的受教育背景(比如名校毕业、成绩优异什么的)会对你有所帮助。

签证官是人,他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签证官肯定会犯错误,既有可能错误地拒签,也有可能错误地签。

以前有一段时间,如果能够得到美国州议员的担保信,即使不太符合条件的人,也得到了签证。但是这一招现在不灵了,据说美国驻华使馆每天都要收到好几封州议员的担保信。签证官们只是礼貌地给州议员们回封感谢信,完了之后,该拒的还是拒。

美国签证官是外交官中级别最低的那种,过几年就要轮换。签证官们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即将离任回国的前几天。据说那几天几乎有签必过。当然,这种事情完全是偶然因素,属于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李利群)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