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加拿大 >> 加拿大实用信息 >> 男的中餐馆,女的车衣工

男的中餐馆,女的车衣工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4

  车衣厂是许多大陆技术移民妻子的惟一选择

  海外的华人车衣厂,数量之多,大概仅次于中餐馆。车衣厂是广东话,就是服装厂,根据订单给人加工制作服装。这类车衣厂为一些从中国大陆偷渡出来的女同胞提供了生存机会。与中餐馆的工作条件相比,车衣厂较干净,虽也是体力劳动,但并不需要太多的男性,需要的是女性的手巧心细,毕竟是与柔软的布料打交道,而不是粗重的厨具。

  在温哥华,去车衣厂打工,几乎成了许多大陆“技术移民的妻子们”的惟一选择。暂凭这类体力劳动和最低工资尚能舒适地生活。

  一对从福建来温哥华的技术移民,男方去了离家较远的一家中餐馆打杂工,女方进了离家近些的一家华人车衣厂。两人辛苦了一年,经济基础好了许多,这时男方开始半工半读,选学了计算机专业,希望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女方在大陆时也是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但是移民到温哥华后就什么都不想了,连政府的免费英语培训班也不去上,到现在为止,还是一心一意只在车衣厂打工。她有她的道理,两个人中,如果总要牺牲一个,让另一个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的话,那就牺牲我好了。一个女人,既要工作养活家庭,又要照顾丈夫孩子,哪有多余的精力再去上学?

在中餐馆老板的蔑视下洗碗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主人公王启明,先是给阿春的中餐馆打工,后来就是靠开车衣厂发了财。该剧形象地反映了现实中大陆海外留学生或技术移民的生存方式,只是发财的例子仍属凤毛麟角。

  “男的中餐馆,女的车衣厂”。已成了海外华人的顺口溜。

  中餐馆里的高工

  中餐馆在世界各个角落长盛不衰,为无数大陆留学生和移民提供了工作机会,也提供了认识和真正了解海外侨胞的机会。到中餐馆去洗碗刷盘子打杂工,几乎是绝大多数海外留学生生活经历的必修课,也为加国的大陆技术移民提供了一个经济缓冲机会。

  可中餐馆也是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待遇最低的角落。

  一位十多年前从北京移民的大陆女士经过千辛万苦,前几年把在北京当高级工程师的丈夫也按夫妻团聚类别申请移民到了温哥华。此时这位高工已年过五旬,人长得壮实健康。五年里,他一直就在温哥华的中餐馆里当杂工,每月报酬一千加元上下。高工很满足,因为他很清楚,他这样的年龄和专业,在这里根本无法找到在北京时那样的工作,而在中餐馆打工,只要工作稳定,身体也能吃得消,坚持上十年,就可以退休,稳拿一份聊可生存的养老金。

  温哥华是北美第二大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中餐馆遍布大街小巷。温哥华到底有多少家中餐馆?笔者翻看了电讯公司编的中文《华商年鉴》,有名有电话的华人餐馆数目竟有895家。

  温哥华的总人口不过200万,现有华人总数约30万,每家中餐馆平均只拥有不到40个华人食客。温哥华的华人移民有个说法,“你要是想害一个人,就让他去开中餐馆。”由于中餐馆太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温哥华本地的几家中文报纸上,中餐馆招徕客户的广告最多,中餐馆转让的广告最多,中餐馆聘人的广告也最多。

  洗碗竟也身心两难过

  洗碗刷盘子可说是天底下最容易做的事。可也不是谁想做都可以做的。你如果说自己没有经验,一般就难录用——有时这种工也有很多人来竞争。最后即使让你干了,报酬当然也是最低的。这类体力劳动既繁重,时间又往往长达十几个小时,可几乎每个大陆人士都能坚持下来,在没有找到其它工作时,只能暂时委屈自己。

  还要委屈自己的是,中餐馆不是图书馆,更不是艺术馆,在里面打工时,多数情况下,你见不到笑脸,听不到乐观的话语,有谁能在这种环境里谈笑风生?

  最难让人接受的是中餐馆老板的傲慢和凌辱。90%中餐馆老板多是港澳台同胞或华裔,华裔侨胞对大陆人还好一些,因为大陆代表的是祖国,他们多数还没有数典忘祖,但港澳同胞,其中许多人对大陆人的态度就可说是六亲不认。一方面离不开大陆人的低廉劳动力,一方面又从心里看不起大陆同胞,无论从脸色还是话语上,总会流露出对大陆“表叔表婶”们的轻视。那种寄人篱下,为五斗米折腰的屈辱感和愤恨感,可说是绝大多数曾在中餐馆打过工的大陆人士都有过的体会。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