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美国 >> 美国海外生活 >> 美国华人眼里的美国精神

美国华人眼里的美国精神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9

  在美国呆了一些年之后,慢慢对于美国的国民性有了一些了解和体会,尤其觉得下面四种美国人在几个很重要的方面体现了美国的国民性和美国精神、“美国特色”:

1.商人、企业家:逐利,创新。

  美国是一个很商业化的社会,商业活动在美国的社会生活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1925年说,“美国的要事就是商业 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商业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和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商业靠商人来推动,而推动商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利润。只要有利润,任何法律不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法律禁止的也有人试图去做,只是在美国这要稍稍难一些就是,因为它的法制相对比较严密,执法相对比较严格,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比较完善)。为了逐利,商家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而激烈的竞争刺激着创新,无穷无尽的创新:产品设计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销售方式/渠道的创新、顾客服务的创新。。。可以说,商业和商人是美国社会这架大机器的“发动机”,推动美国在创新中竞争,在竞争中创新,因此不断前进。

2.小城镇居民:保守,传统,务实。

  虽然美国人自己也承认,真正统治美国的是华尔街, 但是,华尔街只是提出美国的方向并试图推动影响美国走向华尔街所希望的方向。至于他们的推动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在美国文化和心理中相当重要的一群人:小城镇的居民,尤其是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居民。在美国报刊上,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一般被称为“主街Main Street”(类似中国说的“城关大街”,因为美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Main Street)。例如常讲的一句话“从华尔街到主街From wall Street to Main Street”意思就是“从最顶层的金融巨头到最普通的老百姓”。这些Main Street上的(广义地:小城市里的)老百姓,绝大多数都信基督教,大多数星期日上教堂,思想比较保守,生活方式和观念比较传统,大多数生活的阅历很简单,视野很局限—只知本城本地而不知(不屑于去“知”)外地、更不用说外国。他们同时也很务实。

  小城市的报纸的头条一般绝对不会是全国或国际新闻,除非发生了像“9/11”这样的事。这些Main Street上的老百姓,却是美国的基础和根底:美国价值、美国生活方式、美国国民性的最根本点—自由,不受他人(包括政府)的干涉,自我的空间很大,贴近自然,好心、天真无知、傲慢(Good will, Naïve, Arrogant -- 这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我的美国室友Roommate阿伦Alan在差不多十年前说的)等等—都植根于小城市里(“Main Street上”)的居民。不管在东西两岸的大城市里发生了和正在发生什么,小城市尤其是中部小城市永远是美国基本价值、基本生活方式、基本精神和基本国民性的保持者。也正是因为这样,政治人物对于内陆小城市的居民高度重视,激烈的选战往往是在那些地方展开。可以说,不了解内陆小城市,就不了解真正的美国。正像一个外国人到了中国的上海、广州、深圳走一圈远远不能说了解了中国、必须到河南、陕西、四川等地的乡下和小城市去才能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一样,一个中国人到了美国如果只是居住在(更不用说只是访问)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敦这样的大金融、大工业中心,而没有居住在(更不用说没有到过)南北达科他(South Dakota, North Dakota)、内布拉什加(Nebraska)、堪萨斯(Kansas)、俄克拉何马(Oklahoma)、德克萨斯(Texas) 等内陆地区(心脏地区“Heart Land”)的话,是不能说他了解美国的。

  我有幸曾经在上述的心脏地区(“Heart Land”)、在两个5万人以下的城市生活了很多年,体验到了很多一般在东西两岸的大城市里(纽约、洛杉矶之类)所看不到的民情和风俗,深深体会到小城镇居民之于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的重要和精神及文化上的“基因模板”式的作用。可以说,小城镇居民是美国这家大机器的重要“支架材料”。

3.教师尤其是大学教授:理性、良知、进步方向。

  美国的大学无一例外地强调学术自由,教授有完全的自由要讲什么、用什么教材、以各种观点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也有完全的自由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哪怕与教授的相冲突,条件是学生的表达要按照教授要求的格式、要体现自己的逻辑或者论证(而不能光是发表一下自己与教授不同的结论)。探索未知、理性和分析、独立思考和批判,是美国大学所全力追求的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对大学校园学术气氛的保持标准, 也是美国社会对于大学在社会中英奇的作用的期望。同时,美国的各级学校、尤其是大学十分重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理想主义情怀。作为教书育人的教授们(虽然美国没有“教书育人”这一个具体的说法,但是他们的确很重视教师的榜样模范作用Role model), 绝大多数是很追求理性的、有着高度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群人。

  以他们的理性和良知,当然伴随着他们的很好的教育背景和智力水平,他们常常能够发现和坚持整个社会应该走的道路和方向,尽管那道路和方向或许会与某个时期的政治领袖或商界领袖的看法或方向不相同(在比较正常的时期政商领袖对于作为学术界代表的大学教授的意见常常是很听从的; 但是当然有例外的时期和例外的具体事例)。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布什决定入侵伊拉克前后,美国有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几百位其他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联名发表声明,反对入侵伊拉克。这些教授、科学家们以他们的理性、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站出来指出政治领袖的错误,要纠正他们的方向,使社会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在美国的历史上,学术界的理性、良知的力量不止一次地发挥这样的纠正错误方向、导引正确方向的作用。所以可以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以大学教授为代表的美国教师和整个学术界是美国这架机器的“数控中心”—不是指他们有能力控制这架机器的运转,而是指他们以他们的“计算”来发现“偏差”,来指导正确的“工序”,给这架机器一个“反馈”,从而使得这架机器有可能(如果为政商领袖们接受了的话)回到正确的“工作状态”并且进而达到更好的状态。

4.运动员:竞争、攻击性,规则至上、积极参与、接受竞赛结果。

  美国国民对于运动有着比多数亚洲国家的国民远远高涨的热情和兴趣。运动明星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常常要高过政商要人。一到周末,常常会发现原来某个时段的节目不见了,因为正在播放某场比赛(通常会是美式足球Football或是垒球Base Ball)。刚刚过去的感恩节(11月24日星期四), 亲人朋友们在团聚共进感恩节火鸡大餐和南瓜派后,大多数人就是围在电视前看美式足球比赛。运动本来就是竞争性的,而美国特有的美式足球更是充满了攻击性, 整个比赛外行人看上去就像是在打群架似的。自己感到,美国的运动以及美国人对运动的几乎狂热的爱好,很是对于美国人的竞争性和进攻性的一种潜移默化和一种心理强化。但是同时,体育运动又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美国人服从规则、积极参与、接受比赛的结果(竞争的结果)这样的习惯和心理素质。美国人常说,“规则就是规则Rules are rules(没办法你就是得服从)”,“做一个好选手,按规则比赛Be a good player; play according to the rules”。这种按规则公正竞争的习惯和观念也很大地影响了美国人处理生活和政治的方式和心态。一方面,美国人很强调参与,“都下去玩”, 你常常可以看到在一场美式足球的赛前或者赛后,在赛场周围(尤其是在中部的大学城里)人们在自己的泊着的车前后扔橄榄型的球来娱乐,小学、初中、高中的种类繁多的体育队里小孩们要么下去打要么做拉拉队Cheer Leader 的情形,这很好地训练了他们的参与精神和团队精神,于是反映在政治上便是人们对于政治的积极参与和有组织地参与。

  另一方面,强调按规则的观念反映到了政治生活当中来便是有组织的宣传造势、有规则有时间限制的竞选辩论等等。如果有人违反这些规定搞小动作,譬如贿选、或者更严重一些像尼克松指使特工人员破门进入对手的竞选总部偷窃材料等,那那样做的人就要身败名裂了。尼克松就是那样下台的。第三个受到体育运动文化熏陶的政治文化(也表现在商业以及个人生活上)就是,输要输得起,输的有绅士风度,输了之后不抱个人恩怨。美国的选举开始时先要有党内初选Primary,同一个党内部的若干候选人先要对本党选民作宣传,说服他们自己才是最好的代表本党出去与对方竞争的人选,自己的政纲最能服务本党选民的利益。在党内初选Primary阶段,同一个党内的竞争者几乎也像对待另一个党的候选人一样,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少数还有时也会去挖对方的老底以让选民感到自己才是最好的本党代表人选。

  但是一旦党内初选Primary结束,所有的原来互相竞争的候选人都会站在胜出者背后,为他背书(要求原来支持自己的选民来共同支持这位胜出的本党候选人)。在两党竞争阶段也同样:双方的战火更加猛烈,互相攻击也升级。但是一旦美国人民用选票决出谁是他们属意的领导之后,败选的一方就向胜选者致电致贺,并发表讲话要求本党选民放弃竞选期间与对方的岐见,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团结努力。这种“输要输得起,输的有绅士风度,输了之后不抱个人恩怨”的习惯和风度是美国民主得以一直延续下来的重要保证。个人认为,他们的体育运动中的服从规则、君子之争是一种久远的潜移默化。

  以上介绍的美国的四种人对于美国社会机制的运转和美国精神、美国生活方式、美国国民性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网友们了解美国提供一个“窥豹”的“管”。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