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美国 >> 美国海外生活 >> 纽约华人以不同方式过清明

纽约华人以不同方式过清明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9

  今年清明时节,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柏山公墓一片华人陵墓集中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墓碑前新近摆放的水果贡品被蒙蒙细雨冲刷得干干净净,各色鲜花在瑟瑟寒风中轻轻摇曳。当地华人纷纷以不同方式进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纪念活动。
  
  过清明方式各异
  
  纽约是美国华人最大的聚集地之一。据非官方估计,纽约地区华人数量约为五六十万,其中有的已在美国定居数代,有的则是近年来才来美国的新移民。
  
  纽约华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过清明节的不同方式。对于那些主要由老华侨及其后代组成的传统侨团来说,清明节是怀念先人、发扬孝道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许多传统侨团都纷纷在报上刊登春祭广告,并在会所内张贴通知,组织成员到安葬先人的墓地祭奠。
  
  当地华人社团联成公所主席赵文生认为,清明节纪念活动的目的是让自己和下一代不忘本民族传统,并牢记:如果没有先贤开山劈石的艰辛,美国华人就没有今日的成果。他所在的社团每年清明都会组织大批华人前往先人墓地扫墓。侨领赖育煌则表示,华人身处海外,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十分必要。通过清明扫墓,可使他们铭记敬老尊贤的重要性。
  
  此外,一些侨团在扫墓结束后还在各自的会所内设便餐让拜山扫墓的乡亲们饱餐一顿,使清明节扫墓成为华人联络感情、增加交往的社交场合。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来美的新移民当中,清明节扫墓的意识相对较弱。但清明时节,他们也往往会通过书信和电话向远在故国的亲友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叮嘱他们代为在先人的墓前献上一束花,撒上一捧土,此外还免不了要对自己的子女念叨一番前辈们的往事。
  
  华人墓地的选择
  
  在历史上,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在美国的生存发展经历了种种困难,包括语言文化上的障碍、政治上受到的歧视和生计上的艰辛。为了生存,华人聚集唐人街以相互帮助,共度艰难,使唐人街成为海外华人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美国的一些华人生前聚集在各地的唐人街,死后又与来自故国的乡亲共同长眠于墓地的一隅。
  
  华人在选择墓地时所考虑的大都不外经济承受能力、风水环境和路途远近等因素,因此华人墓地逐渐集中于某些公墓以及某些公墓中的某些墓区。例如,过去纽约许多华人的墓地集中在离纽约比较近的柏山公墓,但是随着墓地逐渐饱和,近年来华人墓地逐渐向邻近的新泽西州等地扩展。
  
  据美国福建闽侯联谊会主席倪建华介绍,近年来,包括一些新型侨团在内的华人社团为帮助乡亲们解决百年之后的归宿问题,出面集体购买成片墓地。这样往往可大幅度降低华人单独购置墓地的成本,这也成为华人墓地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位于新泽西州的玫瑰墓园为例,这里环境恬静清幽,距离纽约仅40分钟车程,因此倍受华人青睐,这里几乎一半的墓穴都被不同的华人社团买下。华人墓地的相对集中,使得清明节扫墓成为许多华人社团的一项集体活动。不过,这种集中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华人不得不到其它地方寻找墓地,形成一些社团在几个公墓都有其成员墓地的局面。于是一些清明扫墓的华人不愿再跟随着大队人马一处一处地拜山,而是选择单独行动。针对这一情况,一些侨团采取了加开专车的措施,以方便乡亲们的扫墓需求。
  
  在入乡随俗的同时保持传统
  
  美国华人虽然远离故土,但许多人都认为,在接受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同时,不应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自中国大陆的退休教授方焰指出,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道德含义,而清明节的源起则是纪念战国时代晋国介之推的忠贞与骨气,后来逐渐演变成纪念祖先,发扬孝道。纪念华人传统节日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增进海外华人的交往和团结。
  
  也有一些华人建议,应对清明的某些习俗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他们说,过去就曾经发生过个别华人扫墓后留下不少垃圾,甚至因灰烬未熄灭而引起火灾的事。因此,华人也不妨学一学洋人的做法,用一束鲜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与尊敬。事实上,一些美国侨领已经采用这种新方式表达对先辈的敬意,并已在华人社区中逐渐推广开来。(王波)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