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难忘30年前留美那3年

难忘30年前留美那3年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1



  北京大学校园里,今年72岁的杨威生教授感叹:“改革开放给予我们机会,我们抓住了这次机会。在美国的3年改变了我的一生。”

  24小时学英语的日子

  杨威生祖籍浙江义乌,1937年生于杭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教。1978年放暑假后的一天,学校突然通知他去参加一个英文考试,考过了就能去美国。杨威生上大学学的是俄文,英文程度有限,靠平时积累的一些学术词汇,阅读英文尚可,听说能力就差多了。但他仍然取得了考试及格的好成绩,成为首批赴美访问学者之一。

  结束了在北京的一个月英语培训,杨威生与北大物理系另一位老师戴远东一起,来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美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这里执教,他热情地接待了来自中国大陆的访问学者们。“记得头一次参加记者招待会,只能一知半解地听懂一点,结结巴巴地说一两句。”

  “刚去的时候,我只敢坐在办公室里,早上起来除了会说‘Good morning’外,基本上什么都不会。”杨威生感慨万分。

  为了提高英文水平,在头一年里,杨威生一刻也不敢松劲,学英语是首要任务。“方法就是听广播,听广播比看电视效率要高得多。”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在工作,杨威生身边一定放着一台收音机,几乎24小时都在收听新闻。“刚开始的时候,听收音机里报新闻,换了一条消息我都不知道。”杨威生笑着回忆说,白天听、晚上听,睡醒了发现耳边的收音机仍然在响……此外,一有时间杨威生就钻进图书馆看英文报纸。当时美国已经有不少中文报纸了,杨威生“没敢花一点时间看中文的”。

  一年下来,杨威生的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不仅如此,因为天天听广播,连身边的“老外”都觉得他消息很灵通。无论是实验室里一起工作的研究生、博士后,还是指导教授,人们渐渐注意到了这个孜孜不倦学习的中国学者。

  在美国的生活至今难忘

  第一次走出国门,什么都新鲜,很多事情现在的人都不可想象。1978年,因为中美没有通航,坐飞机去美国经停巴黎,杨威生回忆:“在巴黎机场上洗手间,进去一看,啊!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级的洗手间。现在想想,要不是改革开放,我们怎么会有出国的机会?”

  在美国学习,国家每月发给每人400多美元生活费,相比当时国内五六十元人民币的月收入,这已是很大一笔钱,但在美国却是很紧的。“在美国的这段期间大家极为节省,花钱买一瓶可口可乐都是奢侈的事。平常就是买大白菜、鸡翅等最便宜的食品在宿舍自己做,从不舍得去学校餐厅,一个月只花几十美元吃饭是很正常的。”

  越洋电话很贵,每月写信是杨威生和家里沟通的唯一方式。有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3个月没有收到一封家信,把他急坏了。刚去美国的时候,杨威生的女儿才两岁,有人问她:“你爸爸在哪儿呢?”小姑娘回答说:“我爸爸跟戴远东、华盛顿叔叔在一块呢!”她以为华盛顿是爸爸的同伴,其实杨威生正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培训英语。3年后杨威生回家的时候,女儿5岁了,“她差点不认识我了。”杨威生说。

  最开心是研究出成果

  问到在美国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杨威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最高兴是做学问,最开心是研究出成果!”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第一次走进装满先进仪器的实验室,第一次研究出自己的成果,即使是30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杨威生仍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与兴奋。“那时候看见整个一个房间的设备,第一反应是懵了,美国的研究条件确实比国内强很多。”只要一有时间接触仪器,杨威生就抓住机会学习使用,没人教时就自己看说明书、自己研究,问题解决时会感到无比畅快。

  杨威生的动手能力强,他说得益于“文革”时期的经历。他自1959年大学毕业以后留校任教,却有很长一段时间下农村、去工厂,耕田、赶牛、上树打核桃、用土高炉炼铁等各种经历都有。他感叹:“这何尝不是对人的一种锻炼?经历了这些困难与艰苦,后来的困难都算不了什么。”

  转眼两年过去,杨威生严谨认真的学风、敏锐的观察力与对学术的酷爱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指导教授决定聘杨威生为他的研究助理,杨威生因此在美国度过了第三个年头。回国的时候,他用最后一年积攒下的工资购买了一台Apple II型计算机当作礼物带回了北大物理系。此后20多年,杨威生多次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往返于美、法、德、日、荷兰等国家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按杨威生的话说,赴美学习的3年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