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英国留学费用年省10万

英国留学费用年省10万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1

大本钟、泰晤士河、莎士比亚、丘吉尔、花园洋房、日不落帝国、从黑色出租车里钻出来的戴礼帽的绅士、列车上安静的读书客、放纵的酒徒、电影《百万英镑》中人头攒动的伦敦证券交易所……英国给人的印象似乎是金钱和绅士的国度。

但翻开当今的报刊杂志,打开电视机,有关英国的是完全相反的镜头:企业变卖、失业增加、银行被收归国有、百年老店关张、英镑贬值。

发达国家中英国经济最糟

2月5日传来最新消息:英国中央银行正式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再创该央行1694年成立以来的历史新低利率水平。

在《百万英镑》中,英国还没有衰落,英镑还是世界的当家货币。但伴随着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坏消息,人们也开始怀疑:曾几何时坚挺的英镑是否已经失去昔日的辉煌?曾几何时一直以拥有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而自豪的英国经济是不是正在经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说的“发达经济体最糟糕的经济衰退”?难道伦敦真的要变成一些人说的“泰晤士河畔的雷克雅未克”?

英格兰银行在宣布降息的声明中说,“全球经济处于严重的下行阵痛之中,2008年第四季度发达经济体的产出下降,新兴经济体也出现明显的下滑。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和家庭信心恶化。而全球银行和金融体系的走弱意味着信贷将持续吃紧……”

去年12月份英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到了3.1%,支付压力正在消失。英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英国GDP增速为负1.5%,这是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遭受的最大季度跌幅。该季度,英国失业总人数上升至192万人,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

伦敦金融城有100万就业岗位。有业内人士分析,已经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未来三个月内还将有1.5万人失业。

《金融时报》最近曾对著名经济学家进行的年度调查表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英国正面临着1980年以来最糟的经济前景,并担心财政部所谓“2009年下半年经济可望恢复”的预计“过于乐观”。

银行一潭死水 政府再下竹篮

1月19日,英国政府公布了自2008年10月以来的第二轮拯救银行体系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政府向银行提供保险,担保引爆信贷危机的银行“有毒借贷资产”。

在这个计划下,银行将与政府就其未来从某类特定债项所带来的损失总额达成协议,财政部将为这个数额以外的损失提供90%的担保。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要给银行“松绑”,使他们恢复向企业和消费者贷款,从而复苏经济。

但在一系列措施之后,仰仗金融为支柱产业的英国就只有巴克莱和汇丰银行没有遭国有化的“厄运”。

有评论说,许多牵涉在内的债项都存在难以估值的问题,因为其市场早已崩溃,这就意味着连银行都难以估计自己能借出多少贷款。

在英国政府出台投资3000亿英镑的第二轮银行救助计划的第二天,《金融时报》公布的英国主要银行的一组数字让人惊讶:



   市值上,从2008年10月13日到2009年1月19日之间:巴克莱银行从174亿英镑跌到74亿英镑;汇丰银行从956亿英镑下跌到608亿英镑;LLOYDES TSB银行从180亿英镑下跌到106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从119亿英镑下降到46亿英镑。

银行现有风险资产:巴克莱银行3572亿英镑;汇丰银行1.2315万亿英镑;LLOYDES TSB银行4854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4917亿英镑。

商业按揭支持证券的风险敞口:巴克莱银行110亿英镑;汇丰银行137亿英镑;LLOYDESTSB银行53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66亿英镑。

英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拥有总计4万亿英镑的资产,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倍。业内人士分析,如果银行的资产缩水加剧,英国政府继续对银行施救,英国就有国家危机之虞。

假设英国银行资产缩水15%,就等于英国6000亿英镑被化为乌有,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面临蒸发危险。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投资者可能推高借贷成本,并在危机一旦出现时,拒绝购买政府债券,从而可能引发英镑危机。

现在英国的国债与GDP比例为54%,如果银行继续缩水,政府继续救援银行,国债与GDP比例就很可能翻番。

这就可能使英国的信誉下降到3A以下。而一旦英国的政府信誉降低到3A以下,人们就很可能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危机。

只是由于欧元等货币的境况并不比英镑好多少,目前才使英镑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历史上曾经出现英美等国家实施过度的金融开放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导致短期债务急剧增加和国际投机资金到处冲击各国金融体系。

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欧美经济急剧膨胀,并购急剧增加,股市价格疯狂上升,美国推行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华尔街从1926年6月开始狂涨,到1929年10月40个月的时间内从110点涨到了380点,涨了两倍多。

而当时,英国政府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为了恢复金本位制,人为高估英镑汇率,最终导致英国退出金本位体系。当时英镑贬值了大约28%,最终英镑把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统治地位让位于美元。

而从2007年到现在,英镑贬值也已达到了27%。假设英国银行继续缩水,政府继续救助,英国金融地位很可能重演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危机。

有专家分析,英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是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美国首创的股权激励机制和金融领域高管片面追求短期盈利,以及欧美主要经济体政府监管的缺失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仔细分析,英国经济对国际资本市场“敞口过渡”是英国银行沦落到不得不寻求政府救援的根本所在。

英国的巴克莱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国际业务依赖程度都在80%左右。

尽管政府再施援手,但在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对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如此“敞口”的英国银行业让业内忧心忡忡也不无道理。

去年10月,英国财政部推出了370亿英镑(大约550亿美元)的银行融资计划,没见效果。

这第二轮救援计划是不是又是竹篮打水似乎又是个不小的问号。

比萨饼、面包圈走俏“糟食之国”  英国人不懂美食可以说是“世界闻名”,几块面包中间夹一些火腿、鸡蛋和绿菜叶的三明治和巧克力之类的东西就成了英国人的“美食”,但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日益加重,英国人似乎已经开始克制自己对这些“美食”的消费。


   最新数据显示,原来并不太起眼的比萨饼和面包圈开始走俏,而英国人喜欢的三明治和巧克力销量减少。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爆出一些与食品有关的消息饶有趣味:英国大型超市——玛莎(MARKSANDSPENCER)因为在去年12月27日前13个星期内的圣诞节销售额比2007年同期减少了7.1%,7日宣布关闭其在英国的25家食品专卖店。英国专门销售巧克力的连锁公司THORNTONS圣诞期间销量减少了2.3%,而与此同时,多米诺(DOMINO"S)比萨饼国际连锁店在英国的销售则增长了8.6%。

英国人不懂美食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包括希拉克和小布什在内的世界政要都曾直言说英国的食品难吃。

有所谓“法国大餐”撑腰的法国人说英国饭难吃似乎可以理解,连被不少人看成“暴发户”的美国人都说英国饭难吃,似乎让英国人不能接受。

美国的《纽约时报》1999年曾经发表了一个评论称“按照每平方公里所制作的恶劣食品计算,英国是世界上文明地区最糟糕的国家”。该评论甚至把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康沃尔馅饼比喻成“挡门砖”。

该文一出,英国人气愤难当,竟然有一人焚烧美国国旗以示抗议。

此话似乎扯得远了一些,但现在在英国连锁超市关闭食品专卖店的时候,这个“很美国”的比萨饼外卖连锁公司在英国的生意上升至少说明英国人为了口袋里的钱而开始调低自己的口味。

多米诺比萨饼国际连锁店的总裁克里斯摩尔说,自己公司的生意见长,主要得益于人们现在更注意花销的事实。他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经济不景气,更多的人选择呆在家里吃饭。”

与玛莎连锁超市关闭食品专卖店形成反差的另外一个事实是,多米诺比萨饼国际连锁店2008年在英国新开了52家店铺,2009年该公司计划在英国再开50家分店。

在这个比萨饼国际连锁公司在英国“茁壮成长”的同时,专门经营廉价三明治和香肠圈的GREGGS公司也“长势喜人”,圣诞节前,仅仅肉馅派就卖出100万个,截至1月3日前的四周,该公司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

英国各大城市的三明治店和超市里的三明治一般价格在1.5英镑到3英镑不等,但该公司的价格一般在89便士到99便士,如此廉价三明治现在很受欢迎。

 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

到1897年维多利亚统治60周年的钻石庆典时,“大英帝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帝国的疆域达到243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其疆域更达到3072万平方公里——此时的“大英帝国”控制了我们这个星球上25%的土地面积——面积是法国的3倍、德国的10倍。

当时,英国在全球控制的人口也大约是这个比例——总计4.44亿。此时的英国不但控制了大部分非洲,可控制的还有远东的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库克群岛等地盘。

英国当时有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女王控制着一个(非洲)大陆、100个半岛、500个海角、1000个湖泊、2000条河流、1万个岛屿。当时英国发行的一枚邮票显示了英国在全球控制的版图。邮票下面有这样一行文字:“我们拥有历史上最广阔的帝国。”

不仅仅是版图,在金融上,“大英帝国”更是世界第一。


   到1914年,帝国鼎盛时期,英国在海外的投资达到了38亿英镑,比当时法国的海外投资多一倍,是德国海外投资的3倍。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有如此多的海外投资。在1870年到1913年间,英国的海外资金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5%-7%左右。而英国通过股市融资又大量投资到美国和英国本土。

而英国当时如此巨大的海外投资又相当分散,其中只有6%投资在欧洲,45%投资在美国和其他白人占多数的殖民地;1/5投资在拉美、16%投资在亚洲、13%投资在非洲。

当然,英国的海外投资也有丰厚的回报。在1870年到1913年,英国海外投资收益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3%。

“自由贸易”可以说是伴随着英国对外扩张的“自由贸易”,英国又扩张了帝国的影响,控制了世界更多的资源。通过武力和商业谈判,英国在19世纪已经与拉美、中东、北非、大洋洲等地签署了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对在银行、保险、船运、技术和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英国似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对外贸易的60%是与欧洲以外的国家进行的——英国自己的数字称英国进、出口之间对英国有益的利差大约在10%(统计标准不一,有人认为,差距远非10%)左右。

而有英国史学家认为,这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竟然是在不经意间打造起来的。

一个叫约翰罗伯特西利(JohnRobertSeeley)的人似乎成了第一个“冷眼”看帝国的英国人。这位牛津学者在1883年突然出版了一部有关1688年到1815年“大英帝国”历史的著作——《英格兰的扩张》(ExpansionofEngland)。该书一上市就火爆异常,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销售了8万册,直到1956年还在再版。

这本书颇为“当代”的政治信息给公众以无限想像。这位历史学家在承认了“大英帝国”广阔疆土的同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言:如果大不列颠继续如此对自己的帝国“漫不经心”,马上就会消沉下去。

“大不列颠”这个称谓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公众的词汇里。这位历史学家的预言不幸言中,大英帝国早已经风光不再。

但英国从1986年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制造业,把金融服务变成自己的“支柱产业”。

但回头看看昔日的“大英帝国”,再望一眼今天金融危机中寒风瑟瑟中的英国,一年多前英国政界、商界领袖们四处兜售的“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伦敦金融城现在似乎都透着寒意。以金融为支柱产业的英国何日才能重拾昔日、甚至是两年前的辉煌,或者还能不能重拾辉煌?人们在拭目以待。

廉价食品的“逆市上行”似乎正在为英国的“艰难岁月”作了让人不愿看到的注脚。

银行危机重挫英镑

英国会破产吗

继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面金融危机后,隔洋彼岸的英国最近处境也很不妙:银行业巨亏、英镑急速贬值、经济处于严重衰退,英国究竟何去何从?最老牌的“日不落帝国”真的会步冰岛的后尘走向国家破产吗?快报记者就此连线了国内两位知名经济学家,请他们就此发表看法。

英国的这轮金融危机跟美国有区别吗?


   1月19日,英国第二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宣布,由于自身业务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预计公司上个财年不计入商誉减值的亏损额可能达到80亿英镑,另外还可能冲减资产200亿英镑,累计亏损总额高达280亿英镑。这一亏损额一举创下有史以来英国公司年度亏损的新纪录。

RBS的巨额亏损事件一夜之间引爆了英国银行业的地雷,英国的银行股旋即成为全球投资人疯狂抛售的目标。

以RBS为标志的银行危机直接促使英国政府继去年10月出台总额3700亿英镑金融救市计划后,再次出台第二轮银行救助措施。

沈明高:英美金融危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有房价泡沫、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饱受打击的对外贸易,但英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经济规模比美国要小很多,金融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更大。2007年金融业及其相关的专门服务业占到其GDP的13%,超出了制造业所占比重,整个经济对金融的依赖度很高,这一经济结构使英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不堪一击。

谢国忠:英美金融危机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外债和内债的不同,英国虽然也存在房地产泡沫,但它的经常项目下逆差只有美国的一半,所以英国的外债问题并不严重。银行业的危机与其自身经营不善也有很大关系,比如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荷兰银行后背上包袱,一直没有解决亏损问题(编者注:由苏格兰皇家银行组成的财团2007年10月以710亿欧元的天价收购荷兰银行,成为欧洲银行业最大的并购交易)。

英镑暴跌的后果是什么?

随着投资人对银行业危机恶化的担忧加重,英镑在汇市加速暴跌。 以人民币为例,2008年初,英镑对人民币的中间价还在1:14上方,到2008年年底,人民币对英镑汇率首次“破10”,目前仍在10左右徘徊。英镑对欧元、美元等货币也同步出现大幅贬值,其中对美元的跌幅超过20%,达到7年多来的低点,对欧元跌幅也基本超过了30%,投资者看空英镑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大嘴”罗杰斯上月在一个论坛上预言,英国已经“完蛋”,称他不会再向英国投资。

沈明高: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英镑贬值短期内有利于稳定英国出口,但长远来看,英镑作为一直以来的强势货币,如果长期积弱不振,会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对英国经济终究还是不利的。

谢国忠:英镑的跌势对英国经济的打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这是英国的经济结构决定的。英国是一个以金融和服务业为主的国家,制造业比重不是太大,英镑贬值后反而可能会使英国国内资产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促使外资流入。

政府的拯救措施能见到多大成效?英国真的会国家破产吗?

英国金融局势不断恶化,引发了业界对英国政府财政状况的担忧,更有人怀疑,如果政府的紧急措施仍不能明显改善现状,英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冰岛,走到“举国破产”的地步。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英国经济将出现2.8%的负增长,这意味着英国将成为经济萎缩最严重的发达国家之一。

沈明高:英国的救市措施比美国明显慢了半拍,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房价调整比美国晚的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英国政府担心通胀而迟迟不肯降息。美国利率早已降到零的边缘,英国央行自去年10月以来累计降息4个百分点后,目前仍然还有1%。

最近英美都存在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加杠杆化的现象,也就是说银行业的危机开始转嫁给政府,目前来看这种转嫁还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因此现在说英国会成为冰岛第二可能还为时过早,冰岛的银行太过庞大,而且其损失远远超出了政府的救助能力,但英美两国政府有更强大的财力来保证救市取得成效。在没有更大的问题曝出来以前,英国经济整体的安全系数还是有保障的。


   谢国忠:英国的银行业拯救措施并没有到顶。一般来说,政府拯救银行的上限可以达到GDP的20%,美国基本上达到了。现在政府所做的就是先通过注资稀释股东权益,提高国有化比例,通过政府信誉稳定债主预期。当然,这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政府的目的是想让银行业借此渡过难关,重新恢复市场自由竞争力。

在英国乃至欧洲的这轮金融危机中,中国有什么机会?

温家宝总理刚刚结束了农历新年伊始的欧洲“信心之旅”,其中对英国的访问是重中之重。中英就加强双边经贸关系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一致同意确保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的目标。

沈明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的迹象,美国新版经济刺激计划议案中,“购买美国货”的条款就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这一条款已被美国国内初步否决,但政府拿救市的钱来买外国货好像也不太现实。温总理的欧洲之行就是要通过加强和欧洲的贸易往来,达到稳定欧洲经济和增强中国经济世界地位的双赢效果。

谢国忠: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之际,温总理的欧洲之行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捍卫世界自由贸易体系的举动。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历来处于链条的末端,扮演着“丫鬟”的角色,但现在的问题是“被伺候”的人也没钱了,这其中对中国就蕴含着“角色转换”的巨大机遇。事实上,在全世界都陷入危机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上被赋予了很高的预期,因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仅能解决本国的问题,同时还能拉动全球经济早日走出衰退的泥潭。

对话嘉宾

沈明高

《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花期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谢国忠

1960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同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他被《机构投资者》杂志选为2000-2006年亚洲最佳经济学家。

2月5日,英国英格兰中部希瑟的一所学校在大门口挂上了学校关闭的告示牌。继1日晚遭遇罕见降雪后,英国5日迎来一周内第二场大雪,交通受到严重干扰,融雪用盐存量告急,数以千计的学校被迫关闭。

日薄西山的“日不落帝国”

1640年 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76年 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1685年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8~1689年 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1694年 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 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7年 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1760~1830年 工业革命。

1765年 瓦特发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815年 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01年 维多利亚女王逝世。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

1919年 乔治五世将汉诺威王朝改为温莎王朝。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温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

1928年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1年 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1947年 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独立。

1952年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20世纪60年代 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 加入欧共体。

英镑贬值 勒紧谁的“裤腰带”

英镑大幅贬值、房价大跌、经济数据疲软……金融危机横扫着英国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引起一场风暴,我们关注英国的危机。记者采访了国内旅行社、留学机构以及在英国留学和工作的南京人,多方位感受这场“经济寒冬”。

汇率大跌大家抢着去英国“淘”大牌

人物:陈小姐

身份:旅行社导游

感慨:很多“大牌”相当于国内的五六折,最多的时候帮朋友一次带了十只包回来

陈小姐是江苏一家旅行社专跑欧美线路的导游,随着最近英镑汇率一路大幅下落,英镑对人民币汇率从1:15狂跌至1:10左右,找陈小姐到英国淘“大牌”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没有人会要我到英国去带一些国际品牌的,因为那边价格比欧洲其他国家贵,但现在很多国际品牌在英国的价格折成人民币只相当于国内的五六折,我最多的一次帮朋友带了十个包回来。”

陈小姐告诉记者,最近她一个好朋友看中了一只LV的包,在南京金鹰要卖11000多元,“但是我已经比较过了,这只包现在在英国的价格如果折成人民币只要6700多元,相当于国内价格的6折左右,一只包能省4000多元已经相当不错了。在法国这款包还要7000多元人民币,英国的价格是最低的。”陈小姐称,现在去法国“扫”LV的人特别多,所以在法国LV的专卖店里,经常有很多款式都卖光了,想带货都带不到。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转而到英国去“淘”LV。“LV的专卖店里都是限量卖的,一本护照只能买两只,而我只要一出去,都要帮朋友带好几只包,没有办法我还经常拿同行人的护照买。”

BURBERRY是英国的时尚品牌,由于英镑汇率大跌,现在到英国“淘”BURBERRY时装或是包、围巾也成了不少市民的新时尚。“英镑的汇率从最高1:15跌到1:10左右,那么即使BURBERRY在英国的价格不变,那么现在去买也相当于打了个6折,而且还有退税,算下来,相当于打了5.5折。”陈小姐称,她们经常会去英国BURBERRY的OUTLET店去,这些店经常卖一些在当地的过季款,但这些款在国内有时候还算新款,OUTLET店的东西经常会打折,“像BURBERRY经典格纹的围巾,现在划到人民币也就200元-300元一条,非常划算,我们经常一买就是好多条,带回国送人。”


   还有GUCCI等大牌,现在去英国“淘”也非常划算。“我最近刚在那边帮朋友买了一只GUCCI的钱包,这边要卖3000多元,但英国只要1800元-1900元的样子,而且还是新款。”陈小姐笑着说,去英国旅游跟国内旅游不太一样,国内游客一般都不喜欢进店购物,但是现在去欧洲旅游的游客都会要求导游带自己进店,“现在英镑、欧元汇率跌得多,现在买划算啊,像40个人左右的旅游团,如果进一趟LV的店,一般都要买到20只包左右,剩下的人即使不买LV包,也会买一些其他国际品牌的东西回来。所以现在游客去英国旅游,买一些国际品牌商品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

不仅去英国购物便宜很多,本身去英国旅游的价格最近也便宜了不少。江苏省中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月份纯英国一地游8天的价格降至1.18万元,要是在去年6-10月份,要1.4万-1.5万元。“现在去英国旅游属于淡季,一方面机票价格便宜了,另一方面当地的地接也便宜了。原来地接一般500英镑左右,按照原来1:15的汇率,需要人民币7500元左右,而现在英镑汇率大跌后,地接费只需要4500元左右,因为汇率因素这一项就能省下3000元左右。现在真的是去英国旅游最划算的时候。”中青旅3月份的纯英游是1.2万元左右,去年夏天旺季得要1.3万元-1.4万元。

据了解,现在江苏一些旅行社,平均每月都有一两个团去英国旅游。

今年去英国留学一年费用能省10多万

人物:潘同学

身份:英国诺丁汉大学金融与投资管理硕士在读

感慨:早去了一年,要是今年去英国留学,能省下10万多元人民币

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都是世界顶尖学府,不过因为英国学校高昂的学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但是随着近期英镑汇率大跌,去英国留学的费用相当于打了7折,不少本来还在犹豫去哪留学的学生和家长们如今多了一条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去英国留学。

南京的潘同学去年9月份被英国诺丁汉大学金融与投资管理硕士专业录取,学校学费是12840英镑,学校建议的生活费为700英镑/月,一年就是8400英镑,她将在英国学习一年的时间,这样就需要准备至少21240英镑。而去年正是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最高的一年,当时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15,所以折合潘同学的父母给她准备了人民币31.86万元。“哪知道现在英镑汇率跌了这么多,现在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在1:10左右,如果我是今年才来英国留学的话,只需要准备21.24万元不到,那么至少可以节省10万多元人民币。”仅一年的时间,同样的学校、国家,费用可以节省了很多,这对本来就想去英国留学的学生来说,英镑汇率的大跌正好创造了去英国留学的最佳时机。

某留学中介公司负责赴英留学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英国留学一般一年需要人民币20万元-25万元,伦敦更贵,一般都要30万以上,但是因为英镑汇率大跌的原因,现在去伦敦留学一年只需要20万-25万元,留学生一年能省下5万-10万元。“当然因为英镑汇率的下跌,当地的学校也会提高学费,但总体上来说,对中国留学生而言,去英国留学还是能省下不少费用的。”加成公司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英国也是留学比较热门的一个地方,但是真正去英国留学的学生其实并不多,但是现在光他们公司送去英国留学的江苏学生一年就有40-50个,而去英国留学的学生也占到所有留学生的20%比重,去英国留学的学生比例在不断上升。

一位留学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不光去英国留学的费用可以省下不少,而且现在英国对拿到硕士学位的学生可以延签两年,这对学生在当地找工作、就业都更为有利。

一位从事赴英留学中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英国遭遇经济危机后,不少学校为了吸引留学生也纷纷降低了招生门槛,比如全英排名第五的华威大学,原来要求学生雅思成绩必须在7分、7.5分以上,现在降到6.5分就可以。

青菜、车票、房租什么都在涨价

人物:马先生

身份:伦敦一国际贸易公司会计

感慨:英国遭遇经济危机后,除了房价大跌外,什么东西都在涨价

马先生是南京人,2006年在英国硕士毕业后便留在伦敦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当起了会计。 “这场经济危机影响太大了,现在除了房价已经跌到1997年、1998年的水平外,伦敦什么东西都在涨价,青菜、鸡蛋、牛奶、饮料、地铁票、房租……当然工资能不降就不错了,很多行业都在裁员。”

马先生告诉记者,伦敦一直是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城市,但是遭遇这场经济危机后,现在房子卖不动了,房价已经跌回到1997年、1998年的水平。“我的老板1995年在伦敦金融城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当时花了5万英镑,去年已经升到40万英镑,但是现在,已经跌到10万英镑左右。他2003年在北伦敦买了一幢180万英镑的别墅,去年涨到400万英镑,但是今年也跌到了300万英镑,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跌掉了100万英镑。”马先生称,现在英国六七成卖房、租房的中介已经倒闭,能支撑下去的也是一些原来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但就是这些公司现在也费尽心机才能卖出房子,“比如一套50万英镑的房子,现在中介公司可能送你10多万英镑,让你买这套房子。”马先生称,现在英国的失业率很高,尤其是跟房地产市场相关的一些行业,裁员裁得很多。

但是除了房价,英国似乎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在蹭蹭往上涨。“经济危机前,英国超市里一根黄瓜卖到60-80便士,现在卖到了120便士,青菜,就那么两个小小的青菜,原来卖1英镑,现在已经涨到1.3英镑,我去年有同学过来,我就跟他开玩笑,你只要带1200个青菜来,就能换到一辆二手福特车了,现在甚至不要1200个青菜就能换到了。”马先生称,现在英国三大超市里什么东西都在涨价,蔬菜、饮料、牛奶、鸡蛋、罐头等全都在涨,现在下趟馆子的费用也涨了不少。“去年我和同学一共3个人去伦敦的一家川菜馆吃饭,花了100英镑左右,当时折成人民币大概1500元,但是如果现在再去点同样的菜,可能要120-125英镑。”马先生跟记者开起了玩笑,如果现在再有朋友来,他们请客改去吃火锅,因为一个人20英镑,不限量,便宜很多。

除了吃的,交通费、房租、衣服都在涨价。“我住在离伦敦比较远的一个地方,相当于南京的江宁吧,每个月房租是250英镑,房租一直在涨。我上班要坐地铁去伦敦,以前从我住的地方去伦敦单程票只要9.5英镑,现在已经涨到11.2英镑。”马先生称,为了节省点费用,现在他借起了别人的学生证来买票,可以优惠点。“原来买票买了就买了,好像从来没考虑票价什么的。”

现在英国人买衣服的习惯变化也很大。“英国人是很喜欢享受生活的,喜欢度假、旅游、SHOPPING,原来英国人买衣服都习惯到HARRODS,HARRODS是英国最大的SHOPPINGM,全世界最好、最贵的衣服那里都有,但是危机来了以后,大家都改到PRIMARK一个连锁超市去买衣服,那里的衣服都很便宜,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也就是3-5英镑。”

马先生称,他在伦敦的薪水一个月1550英镑,但是现在除了硬开销之外,基本上节余不了太多的钱。“现在也别指望工资会涨,能不降已经不错了。”

公司裁员一半,饮水机都被撤走

人物:夏先生

身份:英国一建筑设计公司职员

感慨:公司已经裁了一半员工,如果自己被裁就回国

英国经济危机中,最受影响的就是房地产相关行业,而夏先生正好在伦敦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最近夏先生所在的公司已经裁了一半员工,这还不是最惨的,他的很多同学从事同一行业,公司裁员裁得更多,有的公司已经连饮水机都撤掉了,还告诉员工伦敦的自来水是可以放心饮用的,还有同学所在的公司已经开始拍卖家具。

夏先生2004年从南大毕业后,到诺丁汉大学攻读建筑专业,2005年开始在伦敦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那时候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很红火,所以我们的工作也比较好找,当时光我们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就有8个都在伦敦找到了工作,并拿到了工作许可。”

“我一来的时候年薪是2.4万英镑,后来2.6万英镑,现在大概是2.8万-3万英镑。”但是夏先生却担忧,现在英国的经济形势谁也不知道薪水还能拿多久,而且当年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15,现在是九点几。

由于英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建筑设计公司也遭到了致命打击,夏先生所在的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裁员,“我才到公司的时候公司大概20人左右,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好,到了2007年底公司已经增加到了60人,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50%的项目都停了,公司也开始陆续裁员,到现在为止已经裁员50%了,后面还要裁。”

而夏先生所在的公司还不是最惨的。“我一同学,在SOM公司任职,该公司是全世界头几名的公司,迪拜的世界最高楼就是他们公司设计的,我同学在伦敦分公司,他们公司从2008年初,就开始裁员,2007年底公司150人,现在只剩下30人,而且公司还要继续裁员。”

“我另一个哥们,公司原来在伦敦、伯明翰有2个点,现在只剩伦敦一个,而且只有十几个人了,更好笑的是,他们公司前几天搞了一个旧家具拍卖,每个员工对感兴趣的家具写纸条投标,价高者得。”

夏先生还有一同学,圣诞回国度假,度假后回到伦敦,第一个消息就是全公司减薪,她这个级别减10%,更高级别减20%,“没过多久,她们全公司开会,老板唉声叹气地说,你们是想一个星期只工作3天呢,还是直接裁员,公司境况实在不好。据说他们甚至一个董事都被裁了,令他们有点吃惊。”

夏先生称,他另外还有一个建筑师朋友,现在公司连饮水机都撤走了,还群发了一个E-mail给所有员工,称科学报告说伦敦的自来水,是符合饮用标准的。“不晓得是不是再过两天要员工自带电脑上班了,呵呵!”

“虽然我们现在没被裁的人薪水还没降,但是我看大家加班都积极了很多。”夏先生称,如果公司继续裁员,裁到自己,那么自己就回国发展。“现在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在国内建筑设计是金领,而国外是夕阳产业。再说了,我的同学在国内拿的薪水都不比我少。”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2月5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降至1%,创该行自1694年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这是2008年3月20日拍摄的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英格兰银行。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