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中国留学走向世界30年

中国留学走向世界30年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2

 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姿越来越强大、挺立,他们又如候鸟般大批回归。故乡、他乡,原是一样的栖居。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从此拉开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中国留学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30年来,中国有120多万学子负笈海外,足迹遍及100多个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遍布世界的中国留学生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

  记者采访了不同时代、不同专业领域的三名留学生,希望透过他们的留学经历,勾勒出改革开放30年留学发展变迁的脉络。

  讲述人:梁明广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80年代留学生。自1994年至今从事留学服务,现为河南省首批留学中介公司之一——河南波瑞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借钱买机票

  1985年,我国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自费出国留学随之在全国迅速升温。1986年,中山大学毕业的梁明广赴美国休斯敦大学学习。

  1979年,美国最早和中国签署派遣留学生的协议,赴美留学成了众多学子的梦想。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更是留学潮涌动。

  梁明广的大哥是“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华南理工大学77级学生,1981年毕业,1982年就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奔赴德国,回国后从事军工方面的科学研究,1995年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他们一个班32个人,走了29个。”名校的毕业生个个都想要出去。

  那个年代,名校毕业生这样的“连窝端”并不罕见,“当时美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人才”。

  “文革”时最怕的港澳关系那时候成了香饽饽,“八辈子打不着的关系都挖了出来”。找到了海外经济担保,就是凑机票钱了。机票钱要七八千,当时大家都没钱,广东的万元户也就是一万块钱,买张机票就没了。大学本科毕业的梁明广一个月拿61块8的工资。“广东的工资在全国还算高的,都是东拼西凑借钱买的机票。”

  办签证前,有老留学生告诫梁明广,千万不要表现出移民倾向,要说自己在国内一切都很好。梁明广依言行事:“我在国内工作很不错,生活也很好。”签证官就笑:“你一个月挣多少钱?”“61块8。”“换算成美元有多少?”换算成美元是没几块钱,梁明广嘴上仍然不服输:“我房子是国家给的,什么都不缺,这只是零花钱。”
 
  一下飞机,就没有回头路。抱定这样的信念,就往前,没退路。“从早到晚读书,很努力、很珍惜,一天只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苦,但不后悔,能出去就感觉自己是幸运的。”毕竟是自己的选择,在国内都不错,名校毕业,大部分都有了好的工作,就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两手空空地去了异国,要努力读书,还要为生存打拼,每个人都是奋斗的状态。“99%的中国留学生都要打工,清华、北大的也要打工,餐馆养活了多少中国留学生啊!”中国影后陈冲当时在学校旁边一家餐馆做“带位”,就是引客人入座的迎宾员,那家餐馆老板天天跟客人炫耀:我们的“带位”是中国影后。高干子弟也一样,陈云的侄子是梁明广同校的同学,“天天送外卖”。一放假,学生都出去找工作,初次找工作的梁明广没经验,牢记老留学生的告诫:老板问你会做什么,千万不要说不会,那你就绝对没有任何机会。“到了一家餐馆,见的是一个女经理,人家问我都会什么,我说我什么都会!炒菜也会,打杂也会,带位也会。我不晓得带位是只有女孩子才给做的啊!女经理听了我充满自信的自我介绍,也没揭穿,笑眯眯地说,哦你什么都会,不错,回去等电话吧。结果可想而知,回去等了一天也没等到人家的电话。哈哈!”说起当年毛头小伙的趣事,梁明广开怀大笑,“就是一股冲劲,都很纯朴。”

  那时候中国穷,中国留学生被人瞧不起,“但我们有自信,出来的个个不错。我们相信,我们国家目前只是过渡期,将来一定不会比欧美国家差,香港70年代、台湾80年代腾飞,都是留学生先大批地出去,然后经济才飞速发展起来。我们这些年轻学子就是国家的希望,有那种使命感,就想着学成回来报效祖国。”

  休斯敦大学毕业后,梁明广进入亚视北美任新闻编辑,后来渐渐做一些中美交流工作,继而开办了自己的留学中介公司。1999年,全国首批认证的留学机构中,河南有8家,梁明广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想让更多的学子沿着自己当年走过的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记者手记

  谈起当年事,梁明广言笑朗朗,那是一段拼搏、飞扬、生动、青春闪亮的日子。“20岁到50岁,飞一样的。”说这话时,梁明广眉宇间有怅惘瞬间闪过,迅疾风平浪静。毕竟,奋斗过、经历过,页页翻过,每一页都充满精彩。

  上世纪80年代走出的一批学子,是典型的精英,因为“人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人才”。专业不成问题,唯有语言是道关,毕竟国门初开、封闭既久,跟外界缺乏交流,“整体的语言都相对较弱”,只要语言过关,学历不成问题。这一代留学生整体素质很高很齐,而且身负强烈的使命感。


  
  讲述人:王立东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80年代末90年代初留学生。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郑州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1987年,王立东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留学,从事食管癌细胞增生动力学研究。一年后回国,1991~1994年,再度赴美,在新泽西Rutgers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留学机会的首次取得来自一位来华作学术交流的美国教授。在那次同行学术交流中,王立东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这位美国教授的兴趣,遂邀请他赴美留学,进行合作研究。对方提供科研经费、实验室,研究成果双方共享。

  当时国内的科研经费匮乏,技术、设备都比较落后,赴美进行合作研究,自然是一个好机会。经过漫长的护照申请、签证办理,一年后,才得以成行。“当时这样的情况还很少,手续也非常麻烦。”

  “这其实是双赢的一种合作。我们得到经费,利用对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方得到我们的研究成果。”

  访问学者的生活也很艰苦,对方提供的主要是研究经费,生活上的经费维持基本生存都困难,必须另想办法,通常是做一些助理研究的工作挣点补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与国际同行的这种合作研究方式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在合作中,中方人员往往处于附属、弱势地位。随着国力的提高、国家的开放,国内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合作研究中的双方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主次变为对等,进而我们渐渐有了自己突出的特色研究项目,有了更强的主动性。这也带来了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引来了更多国际同行的关注,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领域,我们已经完全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跟20年前相比,国际交流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王立东有深切的体会。第一次出国办护照、签证,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而现在,“快的话一个星期就办好了”。每年要参加许多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的王立东,去美国已经将近30次,出国已经是平常事,跟2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回国后,王立东将国外的工作移植回来,创办了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现任郑州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还要带领一个团队,培养研究生,将自己的所学向后辈传递。对他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国务院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政府授予他“河南省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等一系列荣誉。并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积极参政、议政的同时,利用自己在政界的影响力,帮助做科研工作的青年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

  回顾那段留学访问的经历,王立东表示,留学的经历对自己的提高是个质的变化,让自己有了国际化视野,认识了相关领域、专家,对于开拓研究思路、个人成长、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等都是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影响还不止在学术研究领域,对于个人也是一种全方位的提高,回来之后,“你可以影响到好多人,就像种草一样,移植了一棵草,会长成一片草坪”。

  王立东是那种朴素的学者,电话里听来和蔼客气、温和谦逊。面对面地采访时,才感觉到他言谈间的清爽干脆和思路的敏捷清晰,这来自智慧和知识的积累。采访时,王立东刚从实验室出来,采访中仍在不时处理事务,记者不忍占用他过多的时间,半个小时就结束了采访。这自然也得益于他的高效--准确地理解采访问题并完整到位地表达。

  王立东是研究型留学,这种形式通常发生在层次较高的群体中,硕士、博士、访问学者,留学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更偏重于工作。在中国与国际交流日益广泛深入的今天,这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与国际接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必经之路。


  讲述人:曹杜娟上世纪70年代出生,本世纪初留学生。现任德国HUGOBOSS公司员工,负责中国市场业务。

  毕业于郑州纺织工学院的曹杜娟在郑州一家公司工作七八年后,于2001年赴德留学,进入罗伊特林根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

  德国在海外留学目的地中属于小语种国家。在相同门槛的条件下,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赴英语国家留学,毫无疑问,有中学、大学学习英语的基础,语言关相对好过得多。杜娟选择德国,主要是被当时德国大学不收学费这一点吸引。在欧洲许多国家,高福利制度延伸到大学,本国大学生不需交学费即可就读,德国每所大学都有5%的留学生免费就读名额,与本国学生享受一样待遇。

  德国的施罗德总理一向与中国交好,1999年访华时曾表示,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鼓励中国学生赴德留学。施罗德认为,吸引大批人才留学,若干年后,他们今后就会在中德贸易中发挥作用,对于促进双方交流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德国留学门槛大幅降低,高额的保证金降到普通人完全可以承担的水平,中国赴德留学生随之明显增加,曹杜娟就是其中之一。

  在国内已经拿到德语中级证书的曹杜娟,正式进入罗伊特林根大学之前上了一个学期的语言班,通过德福考试(针对外国留学者的德语语言考试--编者注),便进入大学。由于在国内上过大学,校方免去了她一部分专业课程,但课业仍然很重。与国内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不同,德国大学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课余要利用大量时间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业、论文,“感觉真正能学到东西”。

  每月400到500欧元的生活花费,全靠课余打工挣得,假期、周末都要打工。周末在餐馆跑堂打短工,假期则选择了HUGOBOSS旗下的工厂,一方面是打工,一方面也是专业的学习实践,为今后的就业打基础,她的毕业论文也是在那家工厂做的。在德国,不仅是留学生,本国大学生打工也非常普遍。

  2006年,从学校顺利毕业后,由于打工实习期间的出色表现,曹杜娟被HUGOBOSS录用,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工作已近3年的曹杜娟,目前在公司负责中国市场的业务,在德国、中国之间来回奔波。目前公司这块业务,中国采购量占到国际市场总量的1/10。曹杜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实现了施罗德总理当年的期待--成为中德贸易中的桥梁。对于记者这样的评语,她很是谦虚,“我只是公司一名合格的员工”。

  进入21世纪,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精英梦,越来越趋于平民化,成为继续教育的一个大众选择。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自费留学的不断成熟和规范,留学大军直线上升。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学的国度从美国、英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扩展到100多个国家,专业也从最初的科技领域拓展转移到更广泛的经济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诸多专业,更加细化、多元化,越来越具个人色彩。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后融入当地的就业群体,进入当地公司,成为公司普通一员,一切都顺理成章、归于平常。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