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英国 >> 英国实用信息 >> 我这样叩开牛津之门

我这样叩开牛津之门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7

2002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学生赵婧文独自一人远赴英国求学。两年后,凭着她的勤奋和聪颖,牛津大学青睐了这个17岁的长沙女孩。以下是赵婧文对这段求学和投考经历的自述。

6岁时第一次考试,我拿着双百分的试卷回家炫耀。爷爷呵呵一笑:“好!以后上北大上复旦!”我却嘴一噘,超酷地说:“切,你也太小看我了,我这可是牛津剑桥的料!”话刚说完,全家都笑翻了。

进入高中之后,这样的志向却要被当作“天真”了。我的成绩开始在“前一半”的范围大幅震荡,不要说牛津———剑桥,就连北大复旦也显得遥不可及。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让我颇为郁闷。

此时正值中学生出国留学大热,留学中介如雨后春笋。一天,我爸突然跑去听了一场中介推广会,就当即拍板让我去英国读A-level。

我一直觉得出国对我是个注定———只是时间和地点的问题。说到地点,英美当然是我的首选。不幸“9·11”刚过,留学美国成为不可能。我爸妈倒是一直对英国有很好的印象,他们大概以为英国遍地都是绅士淑女,能让人比较放心吧!

去英国,全家一致通过。不过A-level倒是个新东东,需要一番调查。A-level可以被称作高级高中,是大学前的两年,也是英国学生上大学的必由之路。而对于留学生来说,预科当时也是很受欢迎的选择。可惜英国只有少数大学设立预科,而顶尖的5所大学都只认可A-level成绩。“只有A-level才能提供上牛津剑桥的机会”,这句话,尤其是“牛津剑桥”这个字眼,让我怦然心动:原本遗忘了的梦想,竟然又被重拾。

其实那时我并没仔细想过,自己到底有多大机会。当时是天真也好,还是乐观也好,我只是认定自己需要到新环境去寻找新刺激,改变郁闷的状态。现在回想起来,才意识到这个决定是多勇敢,多明智。

期待已久的A-level生活果然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开学第一天,拿到一张空荡荡的课程表,稀稀拉拉列出一周不到20小时的课程。要是拿这给我那些在高三死拼的同学看,真要气死一片啊。接着遇到新同学,不是一个班的同学,而是四个班的同学——A-level是自由选科的,每个学生所学科目都不一样,所以上数学课的到数学教室,上经济课的到经济教室,学四科当然就有四帮同学了。与国内四五十人朝夕相处的大家庭相比,这里的班级很小,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老师三天之内就认识了大家(在国内这个过程可能是半个月啊!)。小班的优势不言而喻:学生少了,每人所获得的关注自然多了。我的老师就常常能够准确说出我哪一章节需要加强,简直让我受宠若惊(不过人一少,上课就不能用书挡着睡觉了)。考试更是新鲜,不但可以用计算器,还提供公式表常数表元素周期表作为试卷附录。

不少人要我评价A-level的难度,我一直不知道怎样回答。我不想哗众取宠,又不想耸人听闻。客观地说,文理科的难度有差别。中国学生理科基础好,数理化都是小菜,高数和生物稍有难度,但多下功夫也能学好。文科就大不一样,比如经济和商科,很多阅读材料和讲义要消化,还有写不完的论文,英语总是个难关。不过即使如此,学习习惯好的中国学生总是能很快找到有效的方式,所以拿A不算太难。毕竟,A的标准只是平均80%。

每周每门5小时课3小时作业,留下大把的空闲时间。要是实在不想交作业,老师也不会催。按他们的话说,都是十七八岁的人了,有权决定自己要多努力。但不要以为真的可以轻松,老师们不过是玩欲擒故纵罢了——享受自由是需要自律和自觉的。信不信由你:习惯被压迫的中国学生好像闲不下来,竟然会自己压迫自己,主动找题来做,找资料来研究。至于方向和内容,全由自己决定。一旦有了这“决定”的权利,一切就是为自己。读书做题竟然因此而精彩多了。

2002年冬天,我去拜访在牛津镇读书的朋友,终于见到了这座欧洲最美丽的小城之一。

走在傍晚的牛津街头,道路两旁都是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大学与城市紧密结合,庄严与华丽互相渗透。城中,很多学生三两成行,或骑车从我身边经过。那时某种神奇的气氛肃然而生,我对自己说: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在这个美丽小城生活几年,要是我也能跟这群有思想有能力有见解有热情的年轻人打成一片,那该多好!

充实而快乐的第一年结束之后,我就开始准备申请大学了:填表、写简历、参加各大学的开放日、选专业选学校……爸妈想帮忙都帮不上,全要靠自己拿主意。然后由学校附上老师的评价和成绩评估,就匆忙寄走了。很快,我收到了帝国理工、伦敦大学(UCL)、华威、曼彻斯特4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让我最激动的,却是牛津大学的面试通知。
英国几百所大学中,牛津剑桥是唯一两所以面试来筛选考生的大学。关于面试还有很多传说,弄得考生们人心惶惶。我却没有时间去惶惶,复习、课外阅读、练习口语、礼仪姿态等等,恨不得一天有100个小时。那两个月过得昏天黑地,恐怕不比高考前轻松吧。

面试日期来临,我紧张到忘了紧张。想象着面试官们白发苍苍目光难测的狰狞面孔,心里又虚了。穿着套装,佯装淑女,优雅地走进房间,却当场被吓傻———我的面试官,一位最多30出头的英俊男人,正在嘎叽嘎叽吃巧克力!岂有此理!我心里暗骂,想着自己装淑女装得多傻。寒暄一阵之后,面试正式开始。面试官先扔给我几道数学题,刚好是我所擅长的,心里不禁暗喜,刷刷开始写。面试官却马上打断,说:“你既然会做,我就不问了,换个别的。”换个题目,没有前一道顺利,不过经他稍一提示就通了。他一个劲地说good、excel?lent、welldone之类,我也不知道是真心夸奖,还是出于礼貌鼓励我。最后一个问题是数理结合,从没见过,只好当场掰脑袋。最后的答案到底是对还是错,我至今不知道。不过我尽量把思路的每一步都写下来,说给他们听。因为早有老师告诫过,面试不是要显示你已知多少,而是要显示你有能力解决未知的问题,“howyouthink”才是考官所重视的。

临走的时候,这个长得像本·阿弗莱克的帅哥告诉我,如果我来牛津的话,他就是我的导师。我心里暗爽,不过还是继续装优雅,浅浅一笑说:“I’mlookingforwardtoseeyouagain。”

等成绩的那几天过得很快,我不断想象收到“录取”(offer)和收到“拒绝”(rejection)的情形,给自己做个两面的心理准备。想想考官赞赏的眼神,我觉得自己很有希望。但想想20选4的比例,又不安起来。一天早上,终于收到印有“Oxford”印章的信,我掂量了一下,觉得有点分量,心里就有底了。因为学长告诉我,rejection的话,只有薄薄一张纸而已。打开,看到第一行:“I’mpleasedtobeabletotellyouthat……”等不及看完,我就完全不顾淑女形象,跳得比兔子还欢。

打电话给我爸,我故作忧郁地说:“老爹啊,是坏消息……”

“没关系,牛津剑桥要是那么好考就不叫牛津剑桥了……”我爸安慰我。

“我是说,你们要好好加油赚钱,否则付不起我牛津的学费了呀!”

两秒停顿之后,突然听到我几十岁的老爹在电话里尖叫起来。那一刻,是我17年里最快乐的时间。我终于实现了6岁埋下的梦想,终于能够把这喜悦跟家人分享。我努力过,我得到了。过程和结果,都是组成快乐的成分。

今天坐下来回想这些经历,我庆幸我的选择。我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天赐良机,也成功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然而看到我的同学和学弟学妹们的努力,又觉得自己实在没理由得意。现在我急切想要把我的经历介绍给大家,是让大家有个选择的参照。因为我知道,以很多人的才智和付出,他们完全有理由走更远,飞更高,去获得更响亮的喝彩。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