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加拿大 >> 加拿大实用信息 >> 经历诸多角色转换

经历诸多角色转换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8

到加拿大时,丈夫就说我不用工作,他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但自己性格实在不适合做“全职太太”。以前在国内有份不错的职务,到了加国,对工作要求的门槛自然也就高一些;但听不懂北美英语口音又成了求职的重大障碍。无数次面试无数次失望后,接受了丈夫的建议——做义工,籍此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并积累当地工作经历,想不到因此也经历了诸多角色转换。
  翻译和秘书
  一天走过温哥华奇化街,看到华埠警讯服务中心的门上贴着“招募义工”,推门进去,接待我的统筹员是一位女士,从她那里我知道了警讯服务中心属非盈利机构,随着大陆和台湾移民的增加,需要有英语基础和讲普通话的义工,为不諳英语的移民服务,协助处理与警察及罪案相关的事宜。
  最初我的工作是翻译文件,第一天翻译的是用于华裔社区新移民讲座的“行人安全”宣传小册子。手册把过马路的细节讲述得很详细,象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我边翻译边汗颜,自己原先在上海过马路对红绿灯也视而不见的,于是暗下决心,在这里可要随乡入俗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写邮件告诉国内亲友,不能让“乱穿马路”的坏习惯成了大陆习俗的代名词。
  不久转做前台秘书接待来访者。那些天所接触到案件比我以前数十年还多,有租户投诉受房东歧视骚扰的,有女子抱怨受丈夫虐待的,有报告发现泊车玻璃窗被砸碎的,甚至还有一位华裔女士带来一张怀疑是二十元假币请求帮助辨认。大多数情况均告知他们如何拨打打911或其他相关部门,因爲警讯服务中心主要是鼓励和协助举报,并非执行实质的处理。
  日常事务还包括去各社区举办公共教育讲座,华埠守望巡逻和清除涂鸦,并且对华埠的社区活动提供了帮助。
  千人大餐做伺生
  那晚华埠广场中餐馆由慈善机构捐助,为温哥华一千位耆英开百桌宴。前一周我们就开始给养老院送餐券,还花了两个上午发放餐券。第一天发了150张给85岁以上老人,第二天350多张给65到84岁的。
  宴席开始前,二十几名义工提前到达餐馆分派点心,把四千份食品有序地放置到一百只餐桌上,还要收拾好食品纸箱。五点不到,老人们就落续来了,我们按照餐券号码把他们引导到餐桌。六点后是来客的高潮,撑拐杖的,推手轮车的,坐轮椅的。我们义工几乎马不停蹄地在百桌宴席之间穿梭。我一面在前开道:劳驾劳驾,一面要回头照顾老人:走好走好。老人们的性格不一,有的希望我们搀扶一下,有的很在乎自己的尊严,婉言谢绝搀扶。还有老人时不时停下和熟人打招呼。
  七点整,宴席开始了,千名老人起立,合着音乐唱起祥和的加拿大国歌。那天是我第一次听到加拿大国歌,还听不懂歌词就被其悠扬广瀚的旋律而打动。老人们开始享受晚宴时,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离开了现场。通过这次大型的活动组织,从心底里敬重那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即使需要工具帮助行走,还有这份年轻、乐观、积极的心态参加集体活动。
  华埠义卖
  八月的第二个周末是温哥华的华埠节。中午由电视节目主持人宣佈开幕典礼后,整个奇化街就沸腾了。露天舞台上龙腾狮跃,长者们坐在帐篷下的椅子上看得津津有味,舞台下却是小朋友的天地,胆大的孩子在临时搭起的攀岩上勇敢作秀,小一点的玩嘣嘣跳气垫。空气中弥漫著诱人的香味,臭豆腐啦,龙烤头啦,凉粉啦,光看看这些地道的中国小吃就让人垂蜒三尺。中式服装和大红的装饰品更为华埠节增添了喜色。
  义工在这个节日里特别的忙碌。有的主持警民同乐区的活动,有儿童单车安全训练;有的组织最新车款警车、古董救护车以及消防车的展览。其他义工负责卖烧烤,我和一些义工负责义卖,物品都是义工捐献自家多餘的东西,大到旧的录像机,小到25仙的饮水瓶,还有娃娃、小饰物、印有龙字的T恤等。
  我和一位义工负责的摊子销售业绩很好,刚开张就卖掉了最贵的旧录像机,而后不断有游人过来看,我们则根据物品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调整价格,这样就加速了义卖。同时还向游人赠送卑诗健康常识手册。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除了本地华裔和外来旅游者,还有不少西人。使人感受到加拿大胸怀的宽厚和博大,来自各民族/国家的移民如同马赛克一样,带著自己的特色,嵌铸成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五彩墻面。

  清洁日扫大街
  那天凌晨零星小雨,我早早赶到华埠广场,已是人声鼎沸了。十来个团体一百多位义工分组依次领取一市议员捐款购买的清洁工具:手套、钳子、扫把、畚箕和垃圾箱。我被丈夫戏称为“洁癖”,看到这个场面有点意外,因为接到电话通知时,并没听清内容是华埠清洁日那天扫大街,但我咬咬牙没退出。大家手执工具,浩浩荡荡地向华埠出发。
  我们组负责的那条街还算干净,领队说,不到十五分鐘就可收工了。可是转到后巷,大家不由自主地吸了口冷气,眼前实在不堪入目,三个大垃圾箱满满的,看来清洁公司好久没光顾这里了。地上全是废纸、塑料袋、针筒、针头,还有露宿者的纸板箱。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这种景象实在有愧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称号呵。
  正当大家奋力清除地上的污垢时,一些脸色灰灰的人陆续进入后巷,看到我们,一脸惊讶,仿佛说:嗨,没请你们,怎么扫到我们地盘上来了?一个批着旧毛毯的露宿者挥舞双手大声解释:不是所有的垃圾都是他们丢弃的,有些是楼上人家制造的。抬头望去,电缆上确实还挂著脏兮兮的塑料袋和旧衣服。另一个则毫不领情地挥拳叫道:好呀好呀,明天你们再来看,又是老样子!更为震惊的是,两个目光呆痴的妇女来到后巷,光天化日之下拿出什么东西卷起来就吸,这还是我生平第一次亲眼目睹吸毒的过程!
  一个半小时后回头望去,对自己的努力还是很满意的,原先丑陋的后巷干净了很多,大家遗憾没有带上相机,否则可以摄下强烈对照的街景。
  扫街结束,参加者得到一份印有名字的证书。一到家,我就把里里外外衣服全部换掉。那天晚餐难以咽下:为什么华埠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打针屋的设立为什么仍旧不能消除街头吸毒的现象?如果有一天,无需发动这样的运动了,那也是温哥华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城市”了。
  结语
  后来我就读了成人高中,又找到了技术资料翻译工作。难忘那些做义工的日子,将原先只为提高英语积累本地工作经验的目的升华到服务于社区的愉悦,也学到了在加国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等法律知识。加拿大慈善事业比较完善,做义工确实是新移民利人又益己的好事情。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