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我为首批赴美访问学者高兴

我为首批赴美访问学者高兴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7-03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访问学者的连续报道已经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一位居住在武汉东湖边的老人也为他们取得的成就由衷地高兴,他就是当年派出了这批访问学者的教育部原部长刘西尧,今年已经93岁了,仍然思路清晰,语言幽默。“两会”期间,他接受了该报记者专访。

  刘西尧表示,通过公开选拔,大规模派遣留学生,是邓小平继拍板恢复高考后,为振兴中国教育大业走出的第二步棋。他说:“邓小平了不起。如果没有邓小平,要在1977年当年恢复高考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要在第二年实现大规模派遣留学生,没有邓小平也不行。”

  1978年6月23日,时任教育部长的刘西尧随同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蒋南翔、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刘达一起听取邓小平关于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指示。邓小平的这个战略眼光使刘西尧很受震动。他是1977年1月担任教育部长的,当时教育界争论最激烈的就是,怎样看待“文革”前17年的教育路线,和由此产生的要不要恢复高考的问题。

  刘西尧坦然地说,当时他在这个问题上看得不清晰,生怕再犯错误,所以当年召开的两次招生会议都拖得很长,议而不决。邓小平果断地决定当年恢复高考,终于使77级大学生得以拿到了入学通知书。对于当年恢复高考的拖延,邓小平事后多次批评,使刘西尧感到很有压力。

  因此,当面听了邓小平的指示,感受到邓小平成千成万派遣留学生的决心,这回刘西尧是坚决地加以贯彻的。回到教育部,刘西尧迅速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督促落实,要求把留学生尽快派出去。因此,教育部在7月11日——邓小平“6·23”指示后不久就正式提交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紧接着,组织选拔考试,联系国外院校接收等一系列工作全面展开,到年底就向美国派遣了第一批访问学者。

  记者告诉刘西尧老人,首批赴美学者基本上都回国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们中的大部分至今还在工作着。

  刘西尧老人为他们感到高兴,抱歉地说,自己年岁大了,当年怎样派遣他们出国的细节记忆不清楚了。他们回国后取得了好成绩,我要感谢他们!

  刘西尧说,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他回到长期战斗和工作过的湖北武汉定居,如今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剪报,如果发现有关留学生活的报道,他就把报纸剪下来,分类保存。

  刘西尧原名刘锡尧,1916年生于成都,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西尧于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投入武装斗争,长期坚持在鄂东和鄂皖地区抗战。解放战争中,他曾任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刘西尧任湖北省委秘书长、副书记。1963年调任二机部第一副部长,参与组织领导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和试验,是我国首次原子弹试验的副总指挥(总指挥是张爱萍),1975年任二机部部长。

  老人写成《刘西尧回忆录》在几年前出版,记述了印象中最深刻的事情。今天,应《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之请,他拿起纸笔,慢慢地写下一段话,向首批赴美的访问学者们致意:“改革开放时代首批赴美访问的学者们,我为您们高兴,祝身体健康,全家欢乐,取得更多的成就!”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