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服务 >> 移民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移民新闻) >> 吴酩:一万个严禁不如一个入刑

吴酩:一万个严禁不如一个入刑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7-21

  最近有关公务车改革的事,再次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前有宝马、奔驰“入围”公务车采购目录,招致网上腾腾热议;后有杭州、辽阳推出“车改方案”,引起民间众说纷纭。可见,老百姓对这项喊了多年但始终进展不大的改革,依然“盯”得很紧。

  对于公务车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笔者有很强烈的切身感受。还是十多年前了,笔者工作的单位有人反映:每逢双休日,一些为领导开车的司机比平日更忙。原因不说自明,主要就是公车私用。此事促使笔者对公务车费用整体情况做了点比较系统的了解,结果令人吃惊。十来名局级领导干部,每年在公车上的各种花销总共超过百万元,大约人均10万!不要说是在十多年前,就是在今天,这也不是个小数目。看来改革势在必行。但实际一讨论,立马就遇到了一连串的问题:别的单位都有公车,我们取消了怎么行?领导到市里开会也“打的”去?门卫不让进怎么办?到机场接外宾,也用出租车?取消了公务车,司机怎么安置?难道都推向社会?司机们闹事怎么办?市劳动人事部门责问怎么办?群众的反应,也不能不考虑。如果变公务车为发“车补”,太少了不够用,发多些群众又心理不平衡,认为是当官的借改革谋私利……议来议去,多数人的意见还是“不轻易变动为好”。花费高就高吧,反正又没进私人腰包,于是车改“心安理得”地搁浅。

  其实,任何改革都要涉及利益的调整,这是改革的核心,也是“车改”的要害。充分享受公务车利益的群体,不肯牺牲公车私用的利益,再好的“车改”方案也通不过、实行不了。至于面子、司机安置、车补数额等等问题,都是次要的。只要下决心以改革堵死“私门”,其它问题都不难解决。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机构是不养公车的,笔者出访,经常坐的是接待方租用的车,“打的”也是常事。至于司机的安置,连成百上千人的企业破产都有办法,更何况是有一技之长的司机了。“车补”,关键是要定得合理。民众是通情达理的,并不是反对公车公用,而是对肆无忌惮地公车私用有意见。只要定得合理,算清楚“车改”的经济账,老百姓肯定会支持。而像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那样“车改”,给书记、区长(县处级)每年发车补7.6万元,就偏离了“常理”。按国家有关规定,副省(部)级以下干部都没资格配专车,县处级干部更是连公车接送上下班的待遇都不该享受,一年7.6万,按一天都不休息、365天全工作算,平均每天200多元的车费,如果除去法定120天左右的节假日,那就是平均每天300多元。而按照杭州市“车改”后市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的计价标准(全天8小时,100公里以内,180元)计算,宏伟区的书记、区长每天得用多长时间的车,才能花完“车补”?!实在太离谱了!难怪会引来那么强烈的质疑声。显然,这个“车改”方案只是形式的变换,并没有剜除“私利”的内核,“车补”为“私用”留出了极其宽裕的空间。

  改革是必须进行的,早改早主动、晚改更被动。针对目前各自为战、“各村都有各村高招”的分散局面,有关法律专家倒是提出了另外一条思路--加快公务用车立法进程,以刚性制度推动改革,强行剥离既得利益群体的灰色利益。正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夏立安教授所说:“公车私用,一万个‘严禁’不如一个‘入刑’。”

  倘若真的有了相关的法律,明确公车私用以贪污罪论处,面对高昂的违规犯法成本,公车私用还会屡禁不止吗?其它众多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