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当代“海归”该如何正视自己

当代“海归”该如何正视自己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24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海归”群体的增大,职场似乎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才评定规范平台,将“海归”群体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前的几乎拥有“高职位、高薪酬”的整齐划一的“海归”群体而今却出现了多态化的发展趋势,“海归”的群体结构也显得日趋多样起来,人们对“海归”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由此趋于复杂起来,于是便善意地冠以“海归”和欲“海归”者一系列诙谐有趣的昵称:“海带(海待)”、“海鲜”、“海星”、“海狮”、“海藻(海找)”、“海草”、“海参”、“海派”、“海鸥”、“海泡”、“海根”…… 


  在这样的大气候、大环境下,当代“海归”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创业之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且回报社会呢?记者认为,从自身出发,正视自己,保持一个正确应对的心态,至为重要。

  关于当代“海归”的社会认知分析

  当今社会,尽管“海归”的群体结构出现了细化,并且尤其是出现了少数“海归”变“海待”的现象,但在人们的心里,“海归”依然是中国社会的稀有人员,大多数“海归”工作、生活于整个社会人群的金字塔尖。

  对于人们所认为的“海归”稀有之“意”,我们可以通过教育部2005年公布的有关留学统计数据来理解:从1978年到200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814884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97884人。由此看来,留学人员的数量与以前相比,无疑有了飞速增长,但是相比于泱泱之中国13亿人,这两个数字还是非常之小。而大家对“海归”业已形成的“贵族”印象,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从1847年中国出现第一个留学生容闳至今的几代留学生看来,能够走出国门、负笈海外的,大多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几乎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或“饱含强国之志”自己走出国门的优秀人才。他们学成回国后,也大多应国家之需进入了重要工作部门,工作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成为社会的精英力量。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更是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他们也不负社会和人民之期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他们人数稀少,且对社会贡献巨大,再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的人还进入了国家的重点人才保护行列,所以在许多人的眼里,他们似乎一度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几乎与普通社会“隔绝”,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海外留学人员携带风险投资归国创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海归”一时成为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为人们所仰慕艳羡,社会舆论对于“海归”也由此几乎进入了一个顶礼膜拜的阶段。不过与此前相比,在社会公众的眼里,当时的“海归”也被认为开始“真正”走入大众的视野,与普通社会的关系开始“密切”起来。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头顶上所笼罩着的闪亮光环,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依然是那样显得“高不可攀”。随着“海归”概念的延伸和泛化,“海归”数量的急剧增多,“海归”良莠不齐的问题凸现出来。“海归”表现不佳、求职失败的案例由此开始出现,“海归”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含金量开始有所降低,求职场上对于“海归”的认识也渐趋理性,“海待”一词随之出现。与此同时,再加上媒体对他们的关注日益升温,曝光率日渐提高,“海归”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逐渐淡化,人们对于“海归”的认识也开始出现分化。这种分化主要表现为:

  对于广大与“海归”接触很少的社会群体来说,多年来积淀在他们心中的对于“海归”的感性印象依然占据着他们的主要思想。在他们的眼里,“海归”依然是一个“神圣”的“贵族”阶层。虽然该社会群体在影响整个社会舆论中处于“弱势”地位,但由于人数巨大,所以其造成的舆论氛围依然浓厚;而对于与“海归”接触较多尤其是掌握着高端工作岗位的社会群体,如科研院校、知名高校等教学科研单位以及著名集团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虽然“海归”在他们心目中的整体地位依然高于“本土派”,但他们已不像以往那样对洋文凭过于迷信和狂热,对“海归”的审视和判别也开始从感性走向理性。在他们的眼里,“海归”不再像以往那样过于神秘,而是跟国内的“本土派”一样,也有“真金”和“水货”之分,也有能力高下之别,“海归”正在逐渐走向平民化。虽然该社会群体人数相对很少,但由于他们处于社会“强势”,受媒体的关注度高,所以对舆论的影响也很大。

  如此存在于不同社会群体当中的依然“贵族”化和日趋平民化的两种认识互相交织,再加上媒体对于后一种认识的过度关注,使得整个社会关于“海归”的整体认识似乎显得有些错综复杂起来。

  当代“海归”求职出现两态

  引起“海归”群体多态化发展和结构日趋复杂的职场上的主流声音,已从以前的唯文凭论变迁至今天的唯能力论。正是这种唯能力论职场主流强音的风起,才使得人们对“海归”的认识出现分化。

  但无论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归”求职大体可清晰地分为两种形态:一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备受青睐,依然无忧。这类“海归”都具有高学历,并且都有卓著的科研成果或世界著名公司工作经历等,经受了世所公认的能力证明。无疑,这类“海归”是职场上任何一个单位都心仪的对象,对于自己的求职自然无忧;二是其能力尚未得到证明者。这类“海归”也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但是往往或科研成果不太显著,或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历,或工作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业绩不是特别突出,这一切无疑都会被用人单位视为软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将失去求得高薪高职的机会,只是他们在同样的机会面前,很难如高层次留学人才那样轻松自如而“一步登天”。要想获得与自己的学历和实际能力相符的职位、薪酬,则需要接受一系列的考验和一个展现自我的过程。

  国家有关部门早些时候出台的《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既是针对各部门各单位在吸引“海归”中,关于“海归”是否符合高层次标准的一次统一和澄清,也可以说是一份明确肯定高层次“海归”将获职场“崇高地位”的标志性文件。这自然也是对于这种“两态”现象的一种默认。

  其实,虽然以前国家并没有出台针对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专门文件,对“高层次”也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但是各单位对“高层次”留学人才一直都是另眼相待,深爱有加。就拿国家人才的重要集聚地教育部及高校、中国科学院来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吸引的“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的入选者等等都是高层次人才,并且大多数都具有留学经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后,教育部启动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也出台了“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东北之春计划”、“关爱人才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人才计划,其眼光也都是瞄准了高层次。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科研院所以及世界著名企业公司也在始终关注甚至紧盯着高层次留学人才。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国家在对未曾经能力证明者实施“歧视”政策,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世界著名企业公司等等就没有了他们的位置,也没有为了他们提供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一系列尤其是着眼于培养、构建人才梯队的人才计划、工程,还是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再者,《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除了对于留学人才是否高层次予以界定外,客观上也在刺激和鼓励留学人才向“高层次”看齐。

  不过,对于“海归”未曾经能力证明者而言,只要进入职场,无论进入哪个单位,考验在所难免,发展需要过程。

  首先要经过学历学位的认可。对于未曾经能力证明者来说,其所获得的学历学位可以说是从学业上反映些许能力的最重要凭证之一。但是,个别人利用假洋文凭谋求工作职位甚至实施诈骗的一些案例,不仅让某些单位吃尽了苦头,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要想获得某个工作岗位,势必要首先经过用人单位的认真”审核“,获得学历学位“是真非假”的认可。这也是其走上职场的最关键环节和首要一步。日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同意,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关于“洋学历学位”认证又出台了新的举措。对于未曾经能力证明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其次,要经过能力的考验。与以前相比,进入某单位就可谋个高端职位,得到一个不菲的收入,现在几乎已无可能。这就需要从低端岗位做起,通过自己在该单位的能力证明,进而谋得自己的理想职位,获得与自身能力相符的工资和待遇。在某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一位国际大公司招聘人员直言不讳:“要想获得高级职位,很简单,拿能力证明来。否则,也只能从普通职员做起吧。”一位刚刚毕业归来的留美硕士对于当前的这种职场规则似乎显得很熟悉:“毕竟自己没有什么过硬的硬件,所以要从头做起,不敢期望过高。”

  信心+平常心+思路创新

  这样的社会氛围,对于高层次“海归”来说,求职无忧,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探讨其如何求职的必要了。而对于刚刚回国尚未就业或开始创业的当代“海归”尤其是未曾经能力证明者而言,是依然以“贵族”阶层的身份走入社会,还是抱着从“贵族”到“平民”的巨大的心理落差开始就业或创业呢?这里主要就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心态作一分析。

  首先,要做到不卑,继续充满工作、创业成功的信心。从自身来看,总的来说,相比于国内土生土长的人才来说,“海归”具有外语相对较好、具有国际视野等天然优势。在当前的全球化经济时代,这一优势将体现得日益明显。从大环境、大气候来看,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在这当中,高素质的人才必然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海归”也就自然不可或缺。况且,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等都也为广大人才尤其是“海归”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所以,相比于“土才”来说,在一定的时期内,“海归”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这丝毫不容置疑。

  前不久,某网站曾经做过一项社会调查,问题是:您认为目前留学人员回国求职是否具有优势?备选答案有四个:1、有巨大优势。2、优势正在逐步缩小。3、没有优势。4、处于劣势。最终的结果是,选1的约占27%,选2的约占53%,选3的约占13%,选4的约占7%。从这一结果看,虽然“海归”求职与以前相比出现了不确定性,但是却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第1项和第2项相加约占80%,远远领先于第3和第4项相加的约20%。此外,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工作部与《青年参考》报也曾进行过一次“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同意“海外经历对在国内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也是本次调查中惟一一道“一致通过”的议题。

  其次,要做到不亢,保持一颗平常心。尽管自近代以来,“海归”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直备受社会的尊崇;也尽管从当前来看,“海归”在求职场上仍然处于相对优势的位置,但是作为当代“海归”,除了为自己能位入“海归”之列而骄傲和自豪外,但绝对不可以仅沉迷于借重“海归”的名分走入社会,而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未来。况且,求职场上“海归”失意者不乏其人,少数“海归”成 “海待”的事例应该引起警觉。如果一味把自己置于很高的位置,甚至有时“趾高气扬”,动辄就以高端岗位、高额薪酬“讨要”职位,有时造成的结果只会是期望愈高,失望愈大。所以,放下所谓“贵族”架子,做到不亢,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现实,非常必要。

  第三,要创新就业思路,拓宽就业视野,慎钻“牛角尖”。进入东部的大城市,谋得一高端岗位,得到一份不菲的薪酬,无疑是绝大多数“海归”的最理想选择。当然,在东部大城市,谋得高端岗位的机会较多,所以,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万“海归”中,大部分都集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而西部、东北一带尤其显得过于稀少。但是,这样的蜂拥大城市和挤上高端岗位的期望,不仅使得“海归”就业、创业之路显得过于狭窄,而且这也是造成少数“海归”变“海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不相符合。

  况且,一个“海归”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关键是要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不一定非要身处大城市,就职于高端岗位。如2003年,留美“海归”陈声贵来到秦岭深处,创建了一个特种猪繁育中心,当起了“猪倌”;2005年,留美“海归”孙小燕通过选举成为珠海市海湾区居委会委员,当上了“居委会大妈”。他们的有别于众多“海归”的“独树一帜”,对于当代“海归”就业或创业来说,虽然不一定适合大家都去模仿,但无疑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