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移民新闻普通标题(二级菜单移民新闻) >> 屁股决定脑袋 在澳洲的工作趣事

屁股决定脑袋 在澳洲的工作趣事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1


      “屁股决定脑袋”是论坛里的流行用语,适用于方方面面,典型的用法就是在那些关于房地产帖子里,比如我如果买了房了,就看涨,如果还没买就说要跌。呵呵。。。

      下面用我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屁股是如何决定脑袋的。

      我在澳洲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集装箱的第三方公证,具体来说,就是船公司(或者货运公司)租赁使用了租箱公司的集装箱(Leasing Company才是集装箱真正的OWNER),把东西从中国运到了澳洲,卸货后,这个空箱就还给租箱公司(Owner),这个叫做“退租”(Off-hire)。

      归还的原则就是“恢复原样”,就是说这个空箱子会送到修理堆场(Repair Depot)检查,由Depot的Inspector来出一份修理报告(Repair Estimate),列出损坏要修理的项目和价格,并且报告每一项的责任归属(responsbility allocation,决定是owner付钱,还是user来付钱)。

      所以,作为修理堆场的inspector列出越多项目,堆场可以赚的钱就越多。

      user和owner不是傻瓜,他们当然不相信这个repair estimate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在付钱,所以他们就会请第三方检验机构的inspector来审核这些修理单,我就是这样的inspector,我过去服务的公司拿了owner或者user的钱,让我去修理堆场重看这些箱子和修理单,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删掉所有不必要的修理项目,按照国家、国际的行业规范来和堆场Argue那些over-quoted的条目,所以我每天在和堆场“吵架”。 

      现在我的身份变了,我跳槽变成了堆场的inspector了,每天在写这些修理单,堆场老板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写的项目越多越好。所以我现在变成了每天在和第三方检验公司的这些过去的老同行们“吵架”了。

      规范标准并没有变化,人也没有变化(还是我),变的是我的“屁股”挪了一个地方,我的做法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这个就是所谓的“职业道德操守”吧,哈哈哈。

      不过我自己的故事还不算绝,最厉害的是我们行业里有时候会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况。

      比如有一位A先生是悉尼的Independent Inspector/Surveyor,他通常受雇于租箱公司来我们公司Review我们的Repair Estimate,如上所述,A先生和我们吵完架,删去了一些“over-quoted”的项目,满意地回去了向箱东报告“我为你们省了多少钱”。然后箱东approve了我们的revised repair estimate,我们进行了修理。

      过几天他又来了,因为箱东又把这个箱子租给了另外一个用户,这个最终用户为了避免将来退租的时候在损坏责任归属上的argue,雇用了A先生代表最终用户来做一个起租检验,我们叫做On-hire Survey(和我们租房时候填那个Condition Inspection Report是一样道理)。

       好了,有趣的事情来了,A先生仔细的检查,结果他reject了这个集装箱,报告了最终用户因为有一些项目仍在损坏状态,用户很生气,投诉到箱东那里,箱东也很生气投诉到我们老板那里质问为啥这些项目被missed了。我老板也很生气弄到我这里(我够倒霉的吧,越具体的人越倒霉啊。。。),结果我去查了记录,这些项目原来我都写了,是A先生上次代表Leasing Company来review的时候给删了,显然他自己已经忘记了,哈哈哈,被我写了email一顿猛砍,痛快啊痛快。。。

      所以“屁股决定脑袋”也不是永远正确的,用错就倒大霉了。

      其实行业里想A先生这样的independent inspector很多,他们会同时受雇于不同的客户之间,我们叫他为 He is the guy with many many caps,就是说他有很多顶不同客户LOGO的帽子,戴不同帽子的时候就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情。不过有时候帽子一多就要出事。
       对于A先生这件事,我的感想是——

      其实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像A先生一样戴不同帽子的时候肯定有,戴不同帽子的时候就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情,或者说屁股挪窝做法立变,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千万要时时刻刻记得戴上一顶帽子或者上上一顶帽子的时候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这样就不会犯A先生这样的错误了。

      不过这个非常难做到!

      所以我个人信奉的是,平时不要很Sharp,要厚道。
一个人无法始终保持着最佳和完美的状态,总是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有时候把一个事情发挥到极致,问题就来了。。。
 

      最后这个A先生也没什么,就是很难堪,因为说到底他是在保护Owner 和 User的利益,所以他们也不会太为难他的。
      行业里这样的事情也并不罕见。

      其实作为我们堆场来说,很多survey missing 或者over-quoted都是小钱,老板不是太看重。
      每次argue其实就是为了名声(reputation)!
      一个集装箱修理公司所依赖的就是名声,如果修理单被第三方机构revised比例很高的话,那么离关门也不远了。
      因为在客户看来,这个公司的技术资格就有很大问题了。

      我们还可以看到第三方的Inspector非常难做,
      如果他对我们很松,那么他的雇主就不会相信他,他会没工作;
      如果他对我们很严,那么我们堆场或者工厂就会和他对着干,甚至会建立他的专门folder,如果有上面故事说的事情的话,就对他进行“追杀”,一次严重的“自相矛盾”就可以让他完蛋。

      所以,这个行业里的“老游击队员”都非常懂得如何平衡,特别是技术上的tolerance。
      老资格的inspector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让我们两个都活着(Survive)。”

      这些东西,真的是国内国外一个样。

  来源:

有问必答